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家里有孩子的家长肯定深有体会,小孩子夏天贪凉吃冷饮或者水果,吃多了就容易不爱吃饭、哭闹,严重的还会腹泻、肚子疼。这其实是脾胃虚寒的表现。孩子都是家里的宝,稍微有点不舒服,一家人都跟着着急,可是大部分的药物都是偏苦的,想让孩子听话的吃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天我就教大家一个小儿脾胃虚寒的外治法。脾胃虚寒,我们中医里治疗就要补益脾胃,这里主要要讲的是四味药;炒白术、炒芡实、茯苓、高良姜。

家里有孩子的家长肯定深有体会,小孩子夏天贪凉吃冷饮或者水果,吃多了就容易不爱吃饭、哭闹,严重的还会腹泻、肚子疼。这其实是脾胃虚寒的表现。中医里讲我们的脾胃是用来消化食物和水液的,过食生冷导致脾胃的阳气受损,动力不足,小孩子更是敏感,太多冷的食物下肚很快就表现出来症状。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稍微有点不舒服,一家人都跟着着急,可是大部分的药物都是偏苦的,想让孩子听话的吃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天我就教大家一个小儿脾胃虚寒的外治法。 脾胃虚寒,我们中医里治疗就要补益脾胃,这里主要要讲的是四味药;炒白术、炒芡实、茯苓、高良姜。白术是健脾益气、利湿利水的药物,是临床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效果也是特别好;芡实,南方也叫鸡头米,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药用,可以健脾胃,还有一定的收涩作用能止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助消化、安神、利湿,小孩吃坏肚子以后通常会哭闹不止、睡卧不安,加上茯苓不但能改善脾胃功能,还能安神,让孩子安静下来;高良姜能温暖脾胃,相当于「 ”暖宝宝”的功效,还能止呕,对于脾胃虚寒是非常好的一味药。 这里面的白术、芡实都要用炒制的。中医里面炮制很重要,炒制过的药物,表面的糊化层能更有效的发挥药物健脾的功效,帮助脾胃运化食物和水液,来达到健脾止泻的作用。药物准备好了,怎么用呢?前面我们讲过了,是外治法,那么我们下面就来讲讲用法。 炒白术:炒芡实:茯苓:高良姜按照4:3:2:1的比例打成细粉,取出一部分药粉加几滴米醋,调到能捏成小药丸的程度,米醋能起到渗透的作用,帮助药力穿透皮肤促进吸收。将调好的药泥取出适量,放在干净的纱布上,放在暖气或者热水瓶盖上烤热,贴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上。一天贴一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七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过后就可以有很好的疗效了。 为什么要选神阙穴呢?神阙穴是最能健脾胃的穴位。从字面上理解,「 ”神”说的就是它有很神奇的功效和作用,「 ”阙”就是要塞、重要通道的意思,古人在命名这个穴位的时候用「 ”神阙”二字来命名,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将健脾养胃的药泥敷在神阙穴上,更能有效的从整体上调理脏腑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诸多症状。另外,这种外敷的 ... 也更容易让小孩接受。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中医脾胃虚寒神阙穴药品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