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达,就是豁达,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达则执,执着,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或达,或执,无所谓高低之别,上下之 分。过分的达,放浪形骸,荡佚不羁,不管不顾,率意而为,随便过了头,也令人不敢恭维。过分的执,成为偏执,顽执,执拗,别扭,太认死理的话,也是使人敬 而远之,躲避三舍的。达和执,常常决定于人的性格,人的秉赋,人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的命途际遇。应该可以改,但要真的改起来,也难。> >    不过,豁达之人,未必不会在某事、某时变得执着起来;反之,执着之人,在什么问题上,突然表现出豁达,也不是不可能。什么都达,或者,一切皆执,生活中, 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不能不为其片面性而遗憾;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该达则达之,该执必执之,有张有弛,这才叫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才能于人际交 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   然而,这岂是说到就做到的吗?所以说,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就表现在这些地方了。> >   有一年, 作客广西合浦,参观地下发现的古汉墓,了解到远在汉代,这座城池就具有相当规模了。这座古城,当时,不仅是南珠的产地,还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边陲重镇。后 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除了感动人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外,还知道了一个历史教科书上的伏波将军马援,曾经在这里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   这位保卫和开拓南疆的汉代大将军,在戎马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里,称得上是一位“达而不执”的明智者,这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执而近拗”,遭至军事失利,犯了小人,死后被夺官削爵。重新阅读这位历史上的将领,确有很多值得汲取的教训。> >   西汉末年,为乱,旧的平衡完全打破,新的政局尚未形成,有实力、有地盘的各路兵马,纷纷画地为王,群雄并列,干戈四起。当时,汉光武帝刘秀,并不是最具立国成势的气派,常常被追打到无以逃生,有时,连粥都喝不上的。然而,有识见的马援,决定追随他。> >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   这句史书上常见的名言,就是出自他的口。应该承认,他在这种选择中,表现出了他明达识变的思路。他选择了刘秀,刘秀也选择了他,于是,成就了他为彪炳史册的一员名将。综观其一生,他不光是一员很得军心的武将,更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 >    马援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不凡俗的举止。他的大哥马况,一位读书人,要他正正规规地成材,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是一般人都要走的路。也是中国人或者 世界人直到今天,所有父母兄长免不了要对年轻人谆谆教诲的。但这普遍适用的规律,对于马援这样的个例则不灵,他坐不下来,读不进书,兄长为他苦恼,他自己 也很不痛快。> >   《后汉书》说他:“曾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他具有反潮流的气质,不想作章句儒,而是他的精 神无法集中到书本上。最后,他哥哥不再坚持他必须从儒学这条路走下去,就说:“你走吧!我不拦着你。一位优良的工匠,是不会把未完成的工料展示给别人的。 现在,我看不出来你将来如何,会不会成为大器,但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愿望,做你愿做的事,或许更好一些。”于是资助马援到边郡放牧种田,当兵习武,从事他喜 爱的工作。> >   做兄长的马况:因才施教,不照常规苛求,是达;听任自由发展,不加以绳束,是达;同样,做弟弟的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 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最后“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绔”。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达;他对于劳动所得,物质利益,看得很轻,“凡殖货财产,贵其能 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那就更是我们所不能企求到的达了。> >   在“王莽末年,四方兵起”,天下未定之时,马援未投身刘秀之前,依附西 北的诸侯隗嚣,受到很好的信任,到了参与军机、“与决筹策”的地步,这也是马援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前,暂时栖身。后来,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与刘秀抗衡。于 是,隗嚣派马援去观察形势,决定何去何从。马援接受任务去了西蜀,一方面为隗嚣今后的决策提供意见,一方面也不排除在那种混乱的局面下,对三种势力进行比 较,为自己未来的进取,作实事求是的选择,这种从容不迫地在动态下,观察一个个可能的合作者,进行聪明的选择,不能不说是一种达。> >   马 援所以要到西蜀去,也是想实地看一看这位公孙述,结果大失所望。此人甚至比优柔寡断的隗嚣,还要差劲。他本与公孙述同乡里,老朋友,到得那里,还不应该 “握手欢如平生”?谁晓得这位老乡,拉开帝王架子,搞一套觐见仪式,整个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所以,马援心里想,像这类沐猴而冠的家伙,决非成事之辈。 便对他的款待和许愿,根本看不在眼里。而且回到西北后,对隗嚣说,公孙述称帝时,连他自己都担心,犯嘀咕:“当皇帝容易,可当不长久怎么办?”他老婆倒想 得开:“朝闻道夕死可也,哪怕当上一天皇帝也值得。”像这样的井底之蛙,加之狂妄自大,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一席话说得隗嚣心乱意迷。于是他建议这位军 阀,审时度势,“不如专意东方”,也就是要他向刘秀示诚。其实,这也是他自己观察时局,而作出的决断。> >   一个人若不能豁达行事,无大器 度,也就无高瞻远瞩之胸襟,便会局促于眼前和部分的利益。隗嚣虽然接受了马援的建议,遣子入质,但不久又反复变卦,致使作为使者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处境 尴尬。不过,凡达者,都有其坦然自若的心态。他第一次见刘秀时,曾经问道:“我去见公孙述,他怕我挟带武器,盘查再三。到你这里,你马上接见,并无戒备, 难道你不怕我行刺吗?”刘秀笑道:“你怎么会是个刺客呢?顶多是个说客罢了。”所以,“居数月,而无它职任。”刘秀不用他,也是很自然的谨慎行为。马援不 被用,也能放达自如,从容对待。于是,已经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一方面给隗嚣做工作,使之回心转意;一方面对光武帝请求:“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 多,求屯田上林苑中。”> >   马援想得开,既然刘秀你不放心,那么,我就到一边去呆着,等待你的考查。刘秀不愿意他回到西北,脱离他的掌握,重回敌人阵营,可也不敢太信任他,怕他真是奸细或怀有其他目的。马援这个建议,正中下怀,还真的马上拍板同意,这就是两个达者的聪明对阵了。

伏波将军马援的历史故事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古代君王对待人才的历史故事,对用人之道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今天让咱们来看一下古代君王是怎么对待人才的几个典例,对我们当代的用人之道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有则寡人亦悦之。故士各达,其及时之宜。温文尔雅而无治理才能的人,不是能深谋远虑的辅佐之人。"魏无知见陈平于汉王,汉王用之。今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人,只考虑他的计谋是否对国家有好处而已。

  3.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4.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5.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6.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7.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8.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9.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10.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随机推荐

  1. 梦见去世的同事是什么征兆 – 周公解梦

    梦见去世的同事是什么征兆(摄图网)劳动者梦见去世的同事,预示着你的健康运势低迷,仍需继续关注肾脏功能,防止过度操劳。梦见和去世的同事交谈,预示着你即将名扬四海,所以要注意机会的出现哦。青年人梦见和去世的同事对话,预示着你最近运气一般,要忍耐与培蓄自己的实力,以等待坏运气过去,好运气来临。

  2. 夏季养生食物难选择?各种瓜类有良效

    苦瓜清心瘦身苦瓜虽苦,但夏季因天气变得很差的胃口,很可能被这股苦味打开。习惯了吃苦瓜后,就会感受到苦瓜的清爽、可口。而且苦瓜归脾经,还可健脾开胃,从而促进身体的消化吸收作用。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化痰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夏季食用冬瓜,可消除暑热,并可用于防治夏季期间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感染。

  3. 莫等闲下一句

    莫等闲下一句“莫等闲”的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出自岳飞《满江红》的名句。好男儿,要抓紧时刻为国建功立业,不好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4. 为什么古代称呼未嫁女子”待字闺中”?

    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5. 梦见“弟弟”是什么意思

    梦见和弟弟打架,吉兆,兄弟感情会很融洽。梦见弟弟生病,预示著弟弟身体很健康。梦见弟弟溺水,弟弟会遇到困难。梦见弟弟溺水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安全度过难关。梦见弟弟手指断了,意味着事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6. 悯众生苦 善观因果

    悯众生苦善观因果--慧光法师--乔居士问:有时候遇见朋友的亲戚,或者网路上看见什么众生得了癌症,特别的痛苦。但我们要知道,众生之所以受苦,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有些是无法替代的,例如生病这件事。这里佛说,菩萨已知道自己决定已证不退转位,虽然他的回向功德很大可以加持众生,但由于有众生过去造作帮助破坏正法(佛法)的业力,无量劫的时间在恶道中受苦的果报,现在出生人间,还要再受其恶业的余殃。

  7. 人际交往:对待21种人善巧交往

    人际交往:对待21种人善巧交往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长者、年少者、正直者、势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气者、自私者、聪明者、愚笨者、诚实者、奸诈者、强横者、谄媚者、妒忌者、清洁者、患难者……与之相交可以施与小利,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对方,因人皆有向善之心。这样人家才会与您论交,清洁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8. qq经典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却总好偏听一面之词。人只有一张嘴,却总能说出两面话。谁都以为拥有的感情也是例外,在变淡之外。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无一例外。

  9. 梦见拿木棍打人

    周公解梦梦见拿木棍打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拿木棍打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唐宣宗为什么能有“小太宗”之名?他是怎么让摇摇欲坠的晚唐又出现“中兴”局面的?

    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并且,对内唐宣宗还结束了持续多朝的“牛李党争”,这更使得晚唐的朝政焕然一新。可以说唐宣宗在位时期颇有初唐“贞观之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