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文/唐志军1925年,由北京人蔡青山在原新华街灯光球场处开办了第一家浴池:清华池。蔡青山成为旧银川第一浴池的老板后,投资购置小锅炉、简单修建了可容纳20多人的水池,但由于浴池设施简陋、洗澡环境差,来澡堂洗澡的人不多。

文/唐志军 1925年,由北京人蔡青山在原新华街灯光球场处开办了第一家浴池:清华池。结束了旧银川没有浴池的历史。 蔡青山成为旧银川第一浴池的老板后,投资购置小锅炉、简单修建了可容纳20多人的水池,但由于浴池设施简陋、洗澡环境差,来澡堂洗澡的人不多。 清华池经营两年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营出现亏损,1927年冬蔡青山老板看到浴池无钱可赚,便将「 ”清华池”低价转卖给一个叫马子才的商人。 马子才经营浴池一段时间后,经济效益仍不见好转,遂将浴池又租给常登第老板,常登第把「 ”清华池”改名为「 ”第一池”。 早已拆掉的银川浴池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银川灯光球场 「 ”第一池”在常登第的精心管理下,不断改善澡堂环境,添加服务项目。 为了加强浴池的成本管理,常老板还设专职会计1人,使来往账目清楚、收支透明,浴池经济效益逐渐好转。 然而,马子才看到常老板经营的浴池进账不少,便收回浴池经营权,转租借给他人经营,又改名为「 ”中华池”。 常登第由于经营浴池有方,积累了一定的资金,1933年又另起炉灶,在原银川市乳制品厂位置新建一处浴池,仍叫「 ”第一池”。 1944年,在今步行街口同福大厦处,马子佩创办了另一家「 ”玉清池”(原银川浴池)。 1939年2月,正值春节,日本军队的12架飞机从城东俯冲而过,炮弹、机枪在新华东西街狂轰滥炸。 「 ”玉清池”也遭日本飞机轰炸,剩下残垣断壁,一片狼藉,大池、座位和锅炉全部被炸毁,只有女浴池未受损失。 员工们看到苦心经营的「 ”玉清池”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毁于一旦,都匍匐在浴池废墟上失声痛哭。 随后,「 ”玉清池”经过重新修缮,又重新开张营业。 1949年银川解放时,银川市只有两家浴池,即「 ”第一池”和「 ”玉清池”。 1950年,「 ”第一池”改名为「 ”永义池”。 同年,「 ”永义池”由宁夏公私合营企业公司接管。1953年,「 ”永义池”与「 ”玉清池”合并,称「 ”永义池”,并由原址搬迁至今步行街同福大厦位置。 由于银川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洗澡成了银川人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银川人洗澡难的问题, ... 银川地委、专署发出倡议,号召银川市各机关干部踊跃集资,在很短时间内就募集齐了修缮资金。 银川地委用这批修缮资金将「 ”永义浴池”进行扩建和翻修,使其成为银川市唯一的一家大型浴池。 重建后的浴池无论从营业面积、服务设施还是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比过去上了一个档次,基本满足了银川人的洗澡需求。 随后,「 ”永义池”改名为「 ”人民浴池”。 步行街与新华路十字路口 1958年10月,宁夏 ... 自治区成立,包兰铁路在银川接轨通车,促进了宁夏及银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 京、津、沪、杭大批有志之士来银支援宁夏建设,新城地区城镇人口成倍增加。 原新城无一处浴池,新城地区的干部、工人、教师为洗澡往返10多公里到老城区。 为解决新城地区广大群众洗澡难的问题,银川市商业局积极筹措资金,于1965年建成了新城浴池,缓解了银川浴池洗澡排队的紧张状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银川新城区街道 「 ”文革”期间,「 ”人民浴池”改名为「 ”东风浴池”,搓背、修脚等被认为是封、资、修的服务项目被取消,银川洗澡服务业遭到破坏,逢年过节洗澡排队长达3个多小时,浴池销售出去的澡票,年底只能收回70%左右,全市洗澡难的问题又突显出来。 「 ”文革”后,「 ”东风浴池”又改名为「 ”银川浴池”。
本文标签:银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