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勉埋金的故事 李勉是个怎样的人

李勉 李勉别名李汧公,是唐朝时期的宗室、大臣,自幼勤读经史,为官清正廉洁、正直不阿,颇有名气。李勉为人宽容善良,不佞宦官、不滥 ... 无辜,身居高位却能礼贤下士、一视同仁,实属不易,世人赞颂居多。 李勉埋金的故事 >李勉埋金>李勉埋金的故事出自《尚书谈录》,故事讲的是主人公李勉正直诚信,帮助他人不图回报的故事。>李勉年少时家庭贫困,曾在天宝年间游历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曾与一个书生住在同一家客栈。当时书生得了重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前对李勉说自己将死,并把身上的百两银子给了李勉,让他帮忙处理后事,剩下的钱就就送给他了。李勉答应了,当却在安葬了书生后,将剩下的银子在坟墓里与书生一起下葬了。几年以后,书生的家人前来寻找书生才知道他已逝世,李勉把他们带到墓地,将银子拿出来交还给了书生的家人。>李勉是个怎样的人>李泌曾评价李勉:“李勉公忠雅正,而用兵非其所长。” >李勉>欧阳修称他:“位将相,所得奉赐,悉遗亲党,身没,无赢藏。其在朝廷,鲠亮廉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后二人卒,至宴饮,仍设虚位沃馈之。遣戍兵,常视其资粮,春秋存问家室,故能得人死力。”>陆贽评价他:“汧国公李勉,忠信孝友,直方简俭,达君臣父子之际,知礼乐教化之端。虚澹保和,贞明寡欲,求旧则德懋,叙亲则属尊,师范国储无易其选。”>宋高宗赵构称其:“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史学家刘昫则评价他:“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属诗,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及在相位向二十年,禄俸皆遗亲党,身没而无私积。其在大官,礼贤下士,终始尽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勉埋金的故事 李勉是个怎样的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书生出上联「 ”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看神童纪昀如何有力反击

    要说清朝有名的神童,那不得不提纪昀了。纪昀,字晓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直隶献县人。

  2. 古代志怪故事——炼丹道士,叶老脱,苏耽老饮疫神,赵李二生

    炼丹道士楚中的礼部尚书张履昊喜好修道,弃官回乡,暂住江宁。进城时,带有银两一百六十万。

  3. 历史上的幸运儿,可以被老天眷顾到什么程度?

    绵延历史长河,数不尽风流人物,奇人轶事,而今天咱们要说点历史上的幸运儿!话说,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虽然有钱,但依然被称为弱宋,消灭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战,完成中原汉家地区的大一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政治地位最优厚的时代,科举士子相当热衷。庆历年间,有一学子,及弱冠之年,出发前往京师赶考……却在途中,偶遇一桩趣事!

  4. 《笑林广记》中的六则笑话,初读令人捧腹,再读却笑不出来了

    《笑林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著名的笑话合集,也被称为《新镌笑林广记》。

  5. 屠夫救书生一命反被诬,判官怒 ... 14字,成了至理名言

    建文帝上台后,为了解除藩王对中央的威胁下令削藩。在公堂之上,屠夫和书生一五一十地说明了情况,最后曹学佺判定:屠夫见义勇为被无罪释放!所以有一条狗引发的朝廷命官和宗室藩王之间的斗争,就此爆发了。曹学佺也明白,如果自己判屠夫有罪,就意味着自己输了。

  6. 都说「 ”房谋杜断”,这个小故事,就体现了杜如晦的决断能力

    说起古代的名相,有一个词叫「”房谋杜断”,说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意思是房玄龄擅长谋划,而杜如晦擅长决断。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杜如晦。杜如晦是陕西西安人,家里世代为官,爷爷杜果是隋朝的工部尚书,父亲杜咤是隋朝的昌州长史,因此,杜如晦从小就博览群书,志存高远,长大后,成为...身边重要的谋臣,号称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最擅长决断,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玄武门

  7. 书生无用!这两位天才诗人,都应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令人扼腕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在古代,写诗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诗歌代表着他们的才华。

  8. 古代江湖10大骗术,名字优雅,手段凶残

    风、马、燕、雀、瓷、金、评、皮、彩、挂,乃江湖十大骗,指十大骗术,更指十种行骗的人或团伙。

  9. 没用的书生的有用

    有句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抑或是战乱,兵连祸结,书生丧失了考取功名的平台,即使学富五车也无用武之地。抑或是老病孤丧的个人不幸,抑或是资质平庸,才华不显,大多数的书生们是难以实现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的。这时候他们迷茫无措,找不到定位和存在感,发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怅叹。可见,书不会白读,书生即使没有施展平台,也不是百无一用。

  10. 古代做书生容易?你知道要背多少书

    在古代想做个安静的书生容易吗,你知道要背多少书?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所著的《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统计,《论语》11705字;《孟子》34689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共计40多万字。

随机推荐

  1. 文定王后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主要有什么成就?

    文定王后简介>文定王后简介:文定王后尹氏,是...国著名的王后,她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是当时...政界的风云人物。>十四年后,文定王后生下了李峘,也就是后来的...明宗。其中之一说是被文定王后下毒而死,不过根据官方记载,仁宗李峼是因为父亲去世,悲伤过度而死。>1565年,文定王后去世,享年65岁。但是文定王后垂帘听政后,依然能够秉持公正,铲除奸佞,安定国家社稷。

  2. 自己怀孕不想要

    周公解梦自己怀孕不想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自己怀孕不想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恃才傲物《梁书·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

  4. 皇帝驾崩,太监们合谋立了个傻子,竟成千古明君,还创造了个盛世

    没想到,这个傻子登基后竟成一代明君,创造了个盛世。而正因为李忱被当作一个傻子,因此,谁也没有注意到他,反倒使得他安全。这下唐武宗翘辫子了,太监们就将李忱接了回来,拥立为皇帝。而李忱那时唐武宗的叔叔,地位尊贵,因此无人不服,顺利登基。在其在位期间,大唐政治清明,国力不断上升,百姓生活逐步富足,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史称「”大中之治”。不但成为千古名君,更是创造了大唐最后一个盛世,堪称奇迹。

  5. 一代兵祖,他智勇双全,收复了齐国半壁江山

    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姓田,名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是齐景公时掌管...的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司马穰苴所在的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又灭掉了莱国,土地扩至千里,公元前685年至643年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曾经第一个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矛盾加剧,国力稍减,失去了霸主地位。为了扭转败局,急需选拔和任用智勇双全的将领。当时担任相国的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司马穰苴。

  6. 梦见吃鱼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未婚者梦见吃鱼,预示著最近恋爱方面会受到阻碍,由于双方性格的不合,可能最后导致分手。已婚者梦见吃鱼,预示著最近家庭会出现一些纷争,很容易因为一些意见的不合而发生争吵,建议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站在对方的基础上去思考。孕妇梦见吃鱼,预示著母子平安,宝宝健康成长,家庭、生活会一切顺利。梦见踢球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7. 冠心病最怕人体2个穴位,长期按揉,帮你离心脏病更远一点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都在出现逐年的增加,而且冠心病发病人群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已经不再是什么老人病的象征。而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其实在平时生活当中,除了服药治疗冠心病和生活方式调节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法来对与我们患者的疾病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疗,而且经常...这些穴位,对于我们心脏也是极好的,能够帮助我们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让我们的身体更为健康。

  8. 送给老婆的妇女节祝福语

    又到三八妇女节,首先祝你要快乐。三八妇女节,女人整片天,吃喝玩乐不过瘾,众星来捧月;三八妇女节,女人笑开颜,收礼逛街不能停,一年一次,疯狂一点!三八妇女节到了,祝广大女同胞们,身材不肥也不瘦,多情一江春水流,气质迷人挺挑逗,青春美貌永停留,出门人人想追求,生活无虑又无忧,幸福天长又地久!今天三八妇女节,愿你喜乐延延!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妇女节祝福语供大家参考!

  9. 专家称冬吃白菜可润肠通便治肺热咳嗽

    我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樊正伦对冬天的大白菜是情有独钟。樊正伦认为,这正是应季蔬菜的微妙之处。樊正伦说,我们吃的每一种蔬菜、每一种谷类,它只有到那个时令,到那种最饱满状态的时候,才是最佳的。白菜的营养非常丰富,不仅能润肠通便、抗癌养颜,还能治肺热咳嗽等。不过,许世杰提醒,大白菜、圆白菜爱招虫,冬季吃这两种菜的话,还是需要多洗洗多泡泡。

  10. 60年代初王震多次想为丁玲“摘帽”为何都不成功?

    核心提示:“王震...多次想为丁玲的‘不幸’解决问题,他曾于1960、1961、1962连续3年批示合江农垦局转告汤原农场写申请,为丁玲、陈明摘帽。这三次申请报告都是我起草后经党委讨论上送的。1960年的申请上送后,未见批复,我问当时任场党委副书记的王文同志是何故,王文说‘上级不同意’。丁玲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陈明,原题:也说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1999年10月1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