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何教育子女?他靠三句半,培养出仨教授、俩院士和医界「 ”南王”

民国时期,多少风流人物竞相涌现,政界、商界、文化界,可谓群英璀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然而细究其子嗣绵延,许多家族都是在出现一个强有力的豪杰之后,再无拿得出手的人物可撑家族栋梁,甚至不乏养出败家子,「 ”二世而斩”的。究其原因,家风、教育乃是关键因素。 就如李鸿章,晚清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在国外出访之时,国外媒体报道称其为「 ” ... ”,家族财富上更不用说,当时有「 ”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仅在老家安徽就有田产257万亩,容闳在《西学东渐记》里曾说李鸿章去世后,「 ”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 然而李鸿章的儿孙发展却乏善可陈,在政治上并无明显建树。长子李经方靠倒腾地产和卖古董给洋人发了大财,却养出个败家儿子,连同外人将他赶出上海滩,最终病死大连。这个败家儿子最后也花光积蓄,贫病而死。次子李经述寿数不永,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也跟着去世。小儿子李经迈参与张勋复辟,失败后隐居上海,当起了包租公。 曾经有一位李鸿章后人自嘲地说,李家人还是小农意识,富了只会买房置地,再无办实业者。 再如盛极一时的盛宣怀家族,号称清末第一豪门,宋蔼龄给他家当过家庭教师,宋子文曾疯狂追求盛家七小姐,结果被盛家认为「 ”门不当户不对”而棒打鸳鸯。谁知时移世易,盛宣怀去世后并无人能撑起盛府大梁,赫赫门庭一时风流云散,他最宠爱的儿子盛恩颐,也是上海滩最有名的败家子之一,最后穷到家徒四壁,贫病而死。 然而细看民国,有一个相当牛的家族,靠着良好的家风、学风,子孙后代各个人才辈出,绵延至今。那就是苏州王家。 王季同,出生于1875年,他的父亲王颂蔚是光绪年间进士,清朝三品大员。母亲名王谢长达,也是一位女中豪杰,经常替受压迫的女子打抱不平,苏州人称「 ”王老虎”。她曾于1905年创办了振华女校,得到章太炎、蔡元培等人的鼎力支持,这些名人还亲自出面,担任振华女校的校董。 王季同年轻时喜爱数学,自学成才,著有《积较补解》、《泛倍数衍》等著作,成为当时介绍西方现代数学的重要书籍。他于1911年在英国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会刊发表了《四元函数的微分法》,被誉为「 ”王氏代数”,也被认为是中国学者最早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现代数学论文。 中年之后,王季同沉迷佛学,将精力主要放在佛学研究上,神奇的是,他不仅仅是参禅打坐,还将自己的数学爱好与佛学结合起来,发表了《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在中国佛教界引起巨大反响。 王季同一共有十二子女,其中五个夭折,存活者七人。而这七个孩子竟然全是学霸,各个成就不凡,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王季同四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是王守竞,就是一个超级学霸。当时清华学校分初等科和高等科,学制各为四年,大概相当于美国中学到大学一二年级的程度。毕业之后,到了国外之后一般是就读大二。但是王守竞一路跳级,插班进入高等科后,在清华园只读了两年就赴美留学,去美国之后直接去康奈尔大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拿下物理学硕士,然后转了行,去哈佛大学读文学硕士,再然后又转回老本行,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 当时正是量子力学发展的黄金时代,王守竞的博士论文成为美国最早的五篇量子物理论文之一,他的论文上没有导师的签名,因为没有人能指导他。他提出的「 ”王氏公式”,走在世界理论物理的最前沿,至今仍被大学物理教科书引用。 王守竞随后回国报效,但当时正值「 ”九一八”事变,王守竞放弃投入半生心血的理论物理,转向实业,他任中央机器厂总经理期间,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发电机、第一台大型汽轮机、第一批「 ”资源牌”4吨汽车等等。王守竞1984年去世,活到80岁。 第二个儿子是王守融,中国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学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就读于清华大学,曾经担任加拿大帝国机器厂设计工程师。后来也回国奉献,一生心血投给了精密机械制造业。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担任教授期间,编撰出版了中国首套精密仪器工程教育方面的教材,一手培养起第一批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学科的高等人才。 遗憾的是,特殊年代时期,他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49岁时 ... 身亡。 第三个儿子是王守武,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后来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五十年代初回国,出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他是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只锗合金扩散晶体管,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2014年去世,享年95岁。 第四个儿子是王守觉,也是半导体方面研究专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去世,享年91岁。 王季同四个儿子,个个人中豪杰,令人惊叹的是,三个女儿也个个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王季同的第一个女儿是王淑贞,在医学界赫赫有名,乃是我国妇产医学的奠基人之一。当时人称「 ”南王北林”,「 ”北林”指的是北平协和医院的林巧稚医生,「 ”南王”就指的是上海的王淑贞。 (图左为林巧稚教授,图右为王淑贞教授) 王淑贞目睹母亲因产褥病去世后,就立志学医。在苏州女医学校就读后,又考取清华庚款奖学金赴美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门妇孺医院一手创建妇产科,随后陆续担任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院长等职务,与「 ”北林”林巧稚一起,填补了当时我国妇产医学的空白。王淑贞1991年去世,享年93岁。 第二个女儿是王明贞,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校史上第一位女教授,被称为「 ”中国的居里夫人”。 王明贞年轻时候为了学习,与未婚夫解除婚约,赴美留学,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雷达研究所工作。王明贞本想回国报效祖国,但当时雷达研制属于保密工作, ... 局不肯放她回国,一直蹉跎了两年多,才在周 ... 的关怀下回到祖国。随后一直在清华边教学边作研究。王明贞与导师乌伦贝克合作发表的《布朗运动的理论》论文,是关于布朗运动的经典之作,是统计力学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王明贞结婚较晚,终身无子,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物理。2010年去世,享年104岁。 第三个女儿是王守瓈,是这些儿女中最低调的一位,她于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后来长期从事物理学的翻译工作。丈夫陆学善,也是中科院院士。 顺便说一句,王季同的外甥女何泽慧,也是著名核物理学家,就是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 王氏一门学霸,与其家庭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儿女们将他的教育 ... 总结为 「 ”三句半”。 第一句话是:言教不如身教。王季同的儿子王守觉解释说,「 ”因为大人都喜欢唠叨,小孩是最不愿意唠叨的,所以大人唠叨半天没用,言教不如身教,大人自己怎么做子女自然会学的。” 第二句话是:多说不如多看。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不如观察他朝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发现有偏差了,想办法慢慢影响他,而不是唠叨。 第三句话是:尊重自我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其自我发展。王季同自己是数学出身,几个儿女却不约而同地钻研物理,也有学医的。王季同一生没上过什么大学,全靠自学,而几个儿女几乎个个出国,全是博士。在第二个女儿王明贞想退婚出国留学之时,王季同本来也是不同意的,后来还是尊重了女儿自己的意愿。 七个儿女出国留学也没靠王季同,全靠奖学金以及勤俭工作维持国外的求学生涯。女儿王明贞当时就虽然收到了四年全奖奖学金的邀请,但是因为凑不够路费,所以又工作了两年,攒够路费才再次出行。 最后一句,是半句话,只有两个字:少管。虽然最是简短,但是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可能也最发人深省。 作者:柠檬

如何教育子女?他靠三句半,培养出仨教授、俩院士和医界「 ”南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3. 李鸿章的继子李经方,反对李鸿章卖国求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李鸿章一生有妻妾4人,然而他却子嗣不丰,直到40岁膝下都无儿女。为了延续香火,六弟李昭庆将仅7岁的长子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做了他的养子。没过两年,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就生下了李经述,不久后,侧室莫氏又生下了次子李经迈。那么,老来得子的李鸿章,又会怎么对待继子李经方呢?

  4. 清朝最牛清官, ... 李鸿章侄子,羞辱曾国潘,6次辞官仍被朝廷重用

    文/南书历史古时候,做官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功名利禄。然而,也有一些人例外,他们只想做个清官,踏踏实实为国家办事。比如这位清朝最牛的清官,...李鸿章侄子顶撞曾国潘,6次辞官仍被朝廷重用,他就是彭玉麟。

  5. 这所刚挤进双一流的大学,原来过去六百年都是云南省文化中心

    今日有暇,来到云南大学老校区校园内闲逛。云南大学的原校址,明弘治年间就开始作为云南贡院。全省的秀才每三年一度来省城参加乡试。李定国把永历皇帝接到昆明之后,这里短暂的作为永历驻陛之所,行使皇宫的功能。云南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云南王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院前面的台阶共95级,象征九五之尊。云南大学在民国时期曾被评为亚洲最好的十五所大学之一。沉沦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是双一流B类大学。

  6. 李鸿章三次顶撞老师曾国藩,关键时刻让步让曾国藩感激涕零

    清朝末世沉沦,惨遭列强蹂躏,船坚炮利皆不如世界列国,而能斡旋多年,苟延残喘,所恃者只有一个李鸿章,李鸿章力主洋务,雄心大才却步步维艰,受内外掣肘之害,致使北洋海军军费长期不足,武器战备陈旧落后,甲午一战北海海军全军覆灭,朝堂上下、在野士子百姓皆言李鸿章该...,或许此时李鸿章才明白当年老师曾国藩急流勇退的无奈和苦涩。

  7. 帝国雄鹰左宗棠,论新疆 ... 战争及「 ”海、塞防”之争的文化成因

    这里有明清、民国的历史故事、秘闻、深度分析等文章,欢迎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民国史学家缪凤林曾盛赞左宗棠,「”自唐太宗以来,左宗棠是保卫国家...领土功劳最大的人。”粗略一看,颇觉缪凤林此言不太合理。自唐宋以来,名将如林,灿若宵汉;民国以前,开疆拓土,不胜枚举。千余年的王朝历史,为什么偏偏仅突出左宗棠一人,又为何以历史的高度,来凸显他收复新疆之事呢?且看「”剑雄品评”以下的分析。古训曰,「”站

  8. 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浅析

    19世纪60年代,清王朝经过战争和太平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9. 他63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回160万平方公里国土!

    在那个时候险失去的16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就是位于西北边陲的新疆省,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占中国现今国土总面积的1/6,新疆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2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刘彻举全国之力,以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千里远征,最终使西域各国相继归汉,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0. 李鸿章、曾国藩去报销军费,朝廷小官却说:报销可以,先拿40万两

    而他们起义的时间,和太平天国几乎是相同的。从广西金田起义开始,这场历时将近20年的社会大动荡,终于快要宣告结束了。而清朝的统治者们,也算是为此松了一口气。不过此时,在这场动乱中立下了大功的曾国藩、李鸿章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在这场战争当中,消耗了大量军费,可向朝廷报销的时候,这两个人都遇到了小麻烦。如果说,户部一旦认为你的账目有问题,那么报销就不能通过。

随机推荐

  1. 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

    在美国,一名华裔木匠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干完活回家的路上,木匠伸手到他的衬衣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他的眼镜不见了。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木匠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吃紧,而那副眼镜就是那天早上他花了20美元买来的。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原来,是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送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人。”

  2. 乔拉王朝:探索印度帝国400年的成就

    朱拉王朝是统治印度南部大约400年的王朝.尽管有一些上下之分,包括在一个只有朱拉公主才能维持王朝威望的时代,帝国对古代印度的政治、艺术、文学、哲学和建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历史上记录最好的部分可以追溯到9世纪至13世纪.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朱拉王朝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因为该王朝的领土不仅包括印度大陆的南部,还包括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岛屿.此外,Chola统治者的影响延伸至东南亚沿海地区,包括现代印度

  3. 了解中药配伍禁忌:专家带你解读十八反十九畏

    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些常用的配伍禁忌,行内人给这些药品的搭配写成了一首顺口溜,现在我帮大家了解并且解读一下。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国历代医家总结的结果,反映了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得到大多数医生的认可,但是这种禁忌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可商讨的部分。这样非但不能治疗病情,还会带来更多负面的效果。希望通过文章的简单介绍,对大家在正确认识中药配伍禁忌上有所帮助。

  4. 冰河期多久发生一次?

    地球经历了五次大冰期,其中一些冰期持续了数亿年。在第四纪冰期开始的大约270万到100万年前,这些冷冰期每41000年发生一次。考虑到上一个冰河期大约在11700年前结束,地球不是该再次结冰了吗“我们现在应该进入另一个冰河时代,”桑德斯特罗姆告诉《生活科学》。

  5. 年龄不同冬季早餐需求也不同

    每个年龄段的人的营养需求不同,所以他们的早餐应该也有所区别。幼儿的早餐幼儿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当注重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尽量少吃含糖较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龋齿和肥胖。青少年比较合理的早餐是一杯牛奶、适量的新鲜水果或蔬菜、100克干点。中年人较理想的早餐是:一个鸡蛋、一碗豆浆或一碗粥、少量干点,适量的蔬菜。

  6. 凡情失圣—明勖

    凡情失圣—明勖高齐年代,定州地方有一位叫释明勖的法师,少年时代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唔,对方想必也以为明勖是大士化现的了?当彼此说出原先所栖居的道场时,明勖心中的疑团才得到解答。明勖心中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可是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7.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帛书甲本:□ □ □ □ □ □ □ 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锉其解其纷,和其□ ,同□ □ □ □ □ 或存,吾不知□ 子也,象...

  8. 宋朝猛将秦翰一生负伤50次,49次是荣耀,唯有1次说不出口

    宋朝有个武将,也因负伤次数之多而出名。宋太宗赵光义对秦翰的表现盛赞有加。朝廷传令放弃夏州时,秦翰再三申明,夏州城高池深,宋朝控制在手中,对稳定日后西北局势极为有利,也未获批准。秦翰征战一生,《宋史》记载,秦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堪称文武双全。其实,秦翰一共负伤五十次,在这四十九次伤之前,还曾负过一次伤,但这次负伤却没给他带来丝毫荣誉,反而成为他一生的耻辱,让他终身未娶,羞于启齿。

  9. 美国人拍摄的1946年北京城:这才是北京城最初的模样

    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城墙上的角楼,看起来雄伟大气。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学生出行,穿着一致队伍整齐划一。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老北京城雪景,北京城的中轴线,一线将北京城一分为二。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很远处依稀可见的颐和园白塔,是北京非常有名的景点。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一股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1946年北京城历史老照片:图为前门大街,都是两三层的小平房,生活节奏慢。

  10. 供奉冤家结善缘

    供奉冤家结善缘傍晚时分,一个和尚在返寺途中,突遇雷雨。小沙弥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就专门为他写了一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施主,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开冤结,增进善缘。再后来,这位庄园老爷成了这座寺院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供奉终年不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