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朝长孙皇后:做男人背后的女人

  长孙皇后(600—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礼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在李家兄弟的权利争斗中,李渊基本是站在长子李建成一边,虽然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然而,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没有人有勇气去打破。在这种清晰的现实面前,秦王李世民意识到,也许,只有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出心里的想法时,从来被称为“动循礼法”的她,没有蠢笨地用封建礼法阻拦丈夫选择暴力,当秦王和他府里的谋士暗夜里出谋划策的时候。她所做的,就是默默地在门外守候,不着一言。以她惯有的姿态。她所做的,就是默默地为他备好战衣,然后自己跨上战马,策马驰向玄武门。是生?是死?她要勇敢地和秦王去面对属于他们的命运。他和她在玄武门昏天黑地的厮杀中,赢得了整个天下。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长孙氏也位立后宫之首。

  长孙皇后仁厚恭敬,勤俭朴素,喜好读书,常常与唐太宗探讨历史,趁机对唐太宗劝善规过,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用心呵护每一个人,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后,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她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唐太宗的后宫,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平和后宫。而作为儿媳,对年老退位的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仍然十分恭敬而细致的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做所为,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太宗每次退朝回到后宫,总喜欢和她谈起朝政大事,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她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居安思危”,“任贤纳谏”。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皇后的这两句话,并且在日后的治理堤中,时时谨记着皇后的这两句诤言。

  长孙皇后对自己的儿女要求非常严格,长子李承干自细便立为太子。同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是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张。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要求增加东宫的费用,但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不因为太子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将出嫁时,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妹妹,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长孙皇后知道后,不仅称赞魏征,而且还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掌秉此心,不要转移。” 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迁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

  一次魏征上朝时候让太宗很生气。退朝在妻子面前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他恶狠狠地说,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心知肚明:又是魏征在朝堂上不留情面地当众指出唐太宗的过失。长孙皇后安静地扮演着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听完太宗的怨气后她知道,魏征是对的。等唐太宗渐渐平静下来后,长孙皇后没说什么就退了下去。片刻之后,她换了一身盛装,回到了唐太宗面前。在皇帝惊讶的目光注视下,长孙皇后从容地解释道,听说“主明臣直”;现在,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圣明。所以,她要穿上出席盛典才用的服装,郑重地向皇帝祝贺……

  很多年来,长孙皇后盛装的故事被人反复地讲述。那盛装背后是长孙皇后母性和妻性的一面。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所做的,既让魏征得到悉心关照,又对唐太宗是温柔的提醒。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干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德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下葬后,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很遗憾《女则》没有流传下来,根据记载,这部书采集了古代女子的卓越事迹。长孙皇后常常放在手边翻阅,以提醒自己该怎样做个好皇后。

 

  这个女人,用她伟大的母性温暖了一个帝王的雄心壮志,也温暖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给后世留下一代皇后母仪天下的传奇。

唐朝长孙皇后:做男人背后的女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床上情话大全 不爱你实在太对不起自己

    不爱你实在太过分,不爱你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不爱你我朋友会打我,我的目标只有一个—-爱你。一见钟情爱上你,二话不说抱住你,三天两头来找你,四下无人亲亲你,五天之内娶到你,六十年内不分离!在认识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可以这样情愿的付出。或许我没有太阳般狂热的爱,也没有流水般绵长的情,只知道不断的爱你爱你、无所不能的为你。

  2. 重大罪业通过忏悔得以清净的公案四例

    刚才说了,只要是凡夫,都会造罪业,但不管是什么罪业,只要忏悔就能清净。意思是,罪业本来是没有功德的,然而,通过忏悔可以令它清净,就是它的功德。因此,无论是违犯了外别解脱戒、内菩萨学处,还是失毁了密宗三昧耶等,即便是罪业再严重,通过忏悔,也还是能得以清净。但他通过忏悔以后,清净了业障。诸如此类,这种“忏悔”不仅不能清净罪业,反而会助长造业的趋势。

  3. 阳气不足了,人就会「 ”翻白眼”!道理古人已讲过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讲解》、《中国针灸学》、《中医病因病机学》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今天咱们这篇文说,继续深挖祖国传统医学典籍中的理论精髓,剖析关于健康、生命的谜团。

  4. 司马光除了砸缸,还干了些什么?

    司马光除了砸缸,还干了些什么?  司马光六岁时就开始识字读书。“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这也可能是他酷爱历史的最早萌芽。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不知饥渴寒暑,废寝忘食,他睡觉时以圆木为枕,称为“警枕”...

  5. 面包不宜热食

    刚出炉的面包含有许多二氧化碳,这是在发酵与烘培过程中产生的,如果立即食用,可能会吃进太多二氧化碳,不仅容易涨气,再者胃的消化功能较差的人食用后也容易产生胃酸。面包刚出炉时,因为仍在高温状态,面包的酵素作用持续进行着,约15分钟后,当面包的中心温度降至40度左右,酵素作用才停止,此时面包中的二氧化碳已充分排出,消费者可以安心食用。

  6. 抵掌而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ǐzhǎngértán【解释】指谈得很融洽。【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例子】善言论者抵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相关】百度“抵掌而谈”

  7. ... 空间搞笑说说短语 没有什么比你更不美好-感人的情话

    .16.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星期一上午到星期五下午。是百度搜不来的。好像这是教官唯一一个批的假。

  8. 2017爱情短语伤感的 我们的相爱,只是一场意外-感人的情话

    四、纯真的笑容下,骨子里依然流着不安份的不明物体。

  9. 做刚做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ògāngzuòróu【解释】指用各种...进行劝说。【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例子】无【相关】百度“做刚做柔”

  10. 梦见棉袄,棉袍

    周公解梦梦见棉袄,棉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棉袄,棉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