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夏季日间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其中,收缩压低2.4mmHg,舒张压低2.2mmHg。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夏季夜间的血压及脉压却比冬季还高,其中收缩压高2.3mmHg,舒张压高1mmHg,脉压高1.2mmHg;而且,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比冬季更多。或者是温度骤然升高,特别是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会引起血压波动。临床观察的结果认为,在夏天需要减量或停药的高血压患者少于10%,通常,长期服药达到5年的患者,季节性的血压波动不明显,是不需要减量的。

明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就在几天前,《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1篇论文,澳大利亚学者发现,在他们那儿,有近5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人,只有60%控制了血压。算下来,有7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规范用药,甚至根本就没经治疗,其恶果就是增加卒中,以及肾脏和心脏功能衰竭的风险。咱们这儿的情况,也与之类似。咱们今天就通过天气与血压关系的细节为例,给大伙儿提个醒。 血压有随季节变化呈现波动的特点,这个规律,细心的老病号都清楚。通常是冬季血压升高,夏季血压会降一点,特别是寒冷的北方冬季,这种变化更明显。秋冬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有些高血压患者会在天热的时候,放松警觉,甚至自行减药停药,这种做法,其实是挺危险的。 2012年时,《高血压杂志》曾刊发了1项大型研究的论文,研究者对意大利某地2002年9月到2011年1月间的1395例高血压患者的纪录进行分析,比照后发现,夏季7月到8月天气最热,1月到2月最冷。夏季日间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其中,收缩压低2.4mmHg,舒张压低2.2mmHg。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夏季夜间的血压及脉压却比冬季还高,其中收缩压高2.3mmHg,舒张压高1mmHg,脉压高1.2mmHg;而且,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比冬季更多。 聊到这儿,咱们先插点基础信息。咱正常人的血压,多数会有两峰一谷现象。早晨7点开始,血压逐渐升高;到10点左右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下午2点又开始逐渐升高,到5点左右达到第2个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到凌晨2点左右,血压降到1天中的最低谷,然后再开始升高。这种类型的变化,称为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不降低,叫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出现反常升高的,叫反勺型血压;只在夜间血压升高的,叫单纯性夜间高血压。这些类型的高血压,对重要脏器的伤害更大。因为,夜间本来是心、脑、肾的休整期,夜间血压较低,是对重要脏器的保护,这时给加额外负担,就容易出事啦。 那么,夏天为何会出现夜间血压的升高呢?目前的解释是,夏天通常入睡较晚,睡眠质量会降低,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也有学者认为,夏季出汗多,饮水不足,再加上食欲减退,会引起血容量相对偏低,导致血压变化。或者是温度骤然升高,特别是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会引起血压波动。 咱们特别列出天气与血压的关系来说事,是因为临床大夫们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认识偏差,会认为,多吃药不如少吃药,吃药不如不吃药。很多人是看着血压测量值或是凭自我感觉,血压下来点,就减药或停药;等血压再上去,明显不舒服了,再开始吃药。这样的吃药法,会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加大,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肾等并发症风险,严重的,还会带来中风、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血管意外事件。 临床观察的结果认为,在夏天需要减量或停药的高血压患者少于10%,通常,长期服药达到5年的患者,季节性的血压波动不明显,是不需要减量的。只有出现 ... 性低血压时,需要减半量或减1 种降压药,或者是在诊室血压小于120/80mmHg至110/70mmHg时,需要考虑减药或减量。减药的总原则是,伴有靶器官损害者,不提倡减少用药量;服用单片复方制剂加单药的,不改变单片复方制剂与组合,只减少单药剂量;对于夜间血压高,白天血压低的人,可调整服药时间,但不需要减量。只有服用2种均为单片复方制剂的,在夏季需要考虑减少剂量。但是,是否减,如何减,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不要盲目自行决定。最后总结,高血压不是感冒那样的小毛病,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并发症的后果很严重,所以,病了,就听大夫的话,规范治疗,别因为擅作主张招来额外血压波动,引出 ... 烦。请牢记,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治疗健康心血管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