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作人的绘画艺术及其市场前景

吴作人的绘画艺术及其市场前景

  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艺坛代表人之一”的吴作人,是一位大胆创新、成就卓著,并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师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吴作人(1908—1997年),名之寿,字作人,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苏州。因家境贫困等原因,刚念三年小学,便辍学在家。少年的之寿虽然被父亲关在楼上,整天背诵“子曰诗云”,却关不住一颗向往大自然的童心。透过窗口,外面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搏击长空的雄鹰、婉转歌唱的黄鹂、欢跃在柳枝上的喜鹊,都能引起他莫大的兴趣。一次,他从尘封的木箱在,翻出祖父(一位职业画师)留下的文房四宝,以及装有各种颜料的木匣,意外的收获,令其大喜过望,便开始用笔墨在纸上展开理想的双翅。

  1926年,吴作人进入江苏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按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次年,考取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后转入南国艺术学院),师从徐悲鸿。1929年,22岁的吴作人在《南国周刊》上发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战舰》(素描),初露才华,深得徐悲鸿的赏识。1930年4月,吴作人赴法留学。他带着干粮,沉浸在博物馆内,面对西方的古典艺术原作,练习素描、临摹油画,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当年10月,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在院长巴思天教授工作室高班学习,并以油画《男人体》,获金质奖章和桂冠生荣誉。1932年,又在该院卢梭教授雕塑晚班学习雕塑。留学期间,吴作人创作了不少素描和油画,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巴思天称赞他中一个“充满个性的作者”。

  1935年,吴作人应徐悲鸿函约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口战争时期,吴作人率领“战地写生团”赴前线作画.并多次深入陕、甘、古、青、藏等荒漠地区,或临摹敦煌壁画,或采风、写生。1946年之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和担任领导工作。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吴作人的创作热情,诞生了大量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绘画作品。这位继徐悲鸿、齐白石、柯香凝等人之后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掌门人,承前启后,德艺双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84年,法国 ... 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此外,吴作人所画的“熊猫”、“牦牛”和“骆驼”,曾多次入选新中国邮票,在“国家名片”上尽显风采。

  吴作人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速写、油画、中国画和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精神遗产。

  吴作人创作的油画,大略可分为现实性题材与静物、风景两大类犁。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时期,即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初期。

  吴作人早年的油画,受徐悲鸿和巴思天双重影响,造型严谨,善于取舍,精于提炼,概括力强。他在素描上的刻苦磨砺,为油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徐悲鸿提倡以现实主义反映时代精神的主张,使吴作人从一开始就把着力反映现实生活、倾诉民众心声,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所作的一批油画,现多已失散,存世极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纤天》、《小组会》《打铁趁铁热》等。《纤大》(图1)塑造的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形象,其强烈的人民性所产生的艺术力量,撼人心魄。画中3个“赤膊上阵”的纤夫,拉着一只沉重大船,步履艰难地行进在河边的乱石中。前面两个大胡子在相互诉说,后边的小伙子抬起头来,神色迷茫,似乎在盼望路的尽头。诚如作者所言,这些作品,“亲尝水之深,火之热”,表达了“对于劳动者的歌颂,于贫困之同情,以及人类反抗压迫,宁愿血肉牺牲而求自由解放之雏具的情绪”。

  回国初期,吴作人又创作了《出窑》《湖上风动》等油画。抗战期间,他的油画《播种》《毁灭不了的生命》《空袭下的母亲》《赴战前夕》等,愤怒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抒发了高昂的爱国 ... 。1949年创作的《解放南京号外》(图2),以俯视角度,摄取北平市民在街头围看“号面”的精彩瞬间,画画阳光灿烂,笔调轻松,形象感人,以少胜多,是一幅紧系时代命脉的史诗式经典之作。有意思的是,主体人群中那位穿红袄、抱孩子的妇女,竟是画家妻子萧淑芳的形象,也算是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吴作人的油画风格发生了鲜明的转变。他为美好的新生活和蓬勃的 ... 建设所感召,登山越岭,体验生活,以旺盛的生活 ... ,创作了《佛子岭水库》《沙漠变绿洲》《三门峡》(图3)等大量风情油画,倾诉自已内心的喜悦之情。

  吴作人画过个少人物画,为英雄模范、文化名人和普通劳动者造像,《齐白石像》(图4)和《 ... 族姑娘》(图5)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齐白石像》为老人91岁时的画像,敦厚庄重,泰然自若,鹤发童颜,眼神中蕴涵百年沧桑。此画在布局上体现中国画“知黑守白”的原则,运用水墨画的用笔技巧,将西方绘画追求空间、山体、感性的真实性,与中国画的诗意巧妙结合起来,可与列宾的世界名画《托尔斯泰》媲美。

  吴作人还擅长画静物和风景。如1953年创作的《芍药花》、1955年创作的《草原云雨》等精品佳作,视角新颖,笔调清新,色彩明丽,表达了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 ... 祖国的深情。与其他主题性油画一样,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个人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抒情写意性是吴作人油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巴思天晚年画风的影响,但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其自身的天赋、素养以及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他把水墨画报笔意墨趣,浑然天成地运用于油画,使笔下的形象表现出灵气和新意境,为油画开拓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之路。

  大约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吴作人开始从事水墨画创作。1949年以后,特别是晚年,更是致力于中国画的变革和创新。他的中国画以翎毛、走兽为主,间作山水、人物,所画的大熊猫、牦牛、骆驼、金鱼等,广为人们称颂,开拓了中国画的一代新风。

  吴作人曾于1943至1944年两次赴大西北和青藏高原旅行写生,虽然历尽艰险,但他始终认为那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经历。他回忆道:“那高原上成群的奔牦,把寂静的原野,翻腾得云雾迷蒙,使人看了心潮澎湃。奔牦表现出一种强劲的运动,在它身上体现着奋勇和豪情。”后来,他以大量的速写为素材,概括、提炼、凝聚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艺术形象,将那些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奋进的骆驼和牦牛,与人格精神力量及质朴生活气息汇为一体,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吴作人画熊猫大获成功。他以大写意手法,简洁、清新、明快的画风,描绘大熊猫姿态各异、情趣盎然的生活情景,以及母子亲情、同伴和谐相处,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充满灵性,蕴涵人性的情感色彩。随着新中国第一套《熊猫》邮票的发行,这一珍稀动物明星的美好形象家喻户晓,走出门,令世界惊艳,吴作人由此成为饮誉中外的“熊猫大师”。

  70年代以后,吴作人的金鱼又让人们珍爱有加形神兼备,动静兼美,于悠然自得中蕴含高雅之趣。晚年所画的金鱼,炉火纯青,堪称逸品,更加令人拍案叫绝。一幅作于1980年的《金鱼》,其气韵之生动,笔力之雄健,抵达出神入化之境。画面上,几条金鱼,几片荷叶,几朵红莲,素中见艳,状若透明,赏心悦目,把中国画的墨色积染、晕化之妙推向极致,展示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吴作人的中国画,立意自然含蓄,风格凝练简洁,善于比兴状和,于平淡天真中意蕴崇高之美。画题多发人深思,如画熊猫爬竹,题“节不可憾”;写岩鹰俯瞰,曰“青山无尽”;绘牦牛奔跑,谓之“奋进”,令读者浮想联翩,余味无穷。

  吴作人的中国画功底深厚,笔墨潇洒,敷色明媚,墨中见笔,韵味盎然。作于1973年的《太湖》,是一幅精心的设色佳作。画面风光绮丽,视野开阔,意境深远,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与油画的光色韵律和空间意识融为一体,营造出生动、丰富、逼真,“天人合一”的诗情画意。

  吴作人的中国画简洁明朗、新颖别致,妙于蓄势留白,把丰富的想象留给观者。作于1956年的《大兴安岭》,以远处森林为衬托,把白雪皑皑中运输木材的繁忙马车,浓缩为两个不同的“S”形,迂回曲折、错落有致,洋溢着音乐的韵律之美。

  吴作人在60余年艺术生涯中,学贯中西,与时俱进,为油画的民族化,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曾在自己的画上钤一方“师造化夺天工”的闲章,还为其弟子的画展写过一幅“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题词,其实这正是他一生艺术趋向和艺术抱负最好的概括。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在这种执着追求中,汲取中西文化之精华,独辟蹊径酿造出来的风味独特、历久弥香的美酒,深受海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青睐。

  吴作人的油画作品,近20年来其价飙升之快,令人惊喜。1989年,《重庆》以12万港元拍出,在当时已属凤毛麟角。1994年,《流送—大兴安岭》以16.5万元更上一层楼。1955年10月,《重庆大轰炸》以165万元获当时国内油画价格之冠。2003年7月,中国嘉德拍卖的《战地黄花分外香》,以352万元登上又一高峰。2007年12月,北京华辰拍卖的《解放南京号外》,经过多方卖家的激烈争夺,最终以1232万元落槌,创造了吴作人作品的最高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此作曾在该公司1996年秋拍中露面,当时的成交价仅为46.75万元,11年间增值26倍之多。

  吴作人的中国画作品,价格坚挺,步履稳健,一步一个新台阶。以鹰的题材为例,1994年上海朵云轩拍卖《高瞻远瞩图》(120.88x52.4厘米),成交价4.4万元,每平方尺约0.7万元。1999年北京翰海拍卖的《鹰》(117.5x45厘米),成交价7.15万元,每平方尺约1.5万元件;2004中国嘉德拍卖的《鹰击长空》(199.5x110厘米),成交价165万元,每平方尺8.35万元;2005年中鼎国际拍卖的另一幅《鹰击长空》(151x83厘米),成交价90.2万元,每平方尺约12.5万元件;2010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览众山小》(148x82.5厘米),估计200—300万元,以560万元落槌,每平方尺约50万元。进入新世纪以来,吴作人的中国画价格,正在赶超油画,形势喜人,为收藏者和投资者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来源:收藏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吴作人的绘画艺术及其市场前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4.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5. 从中外历史上的文人看 你们认为的所谓「 ”斜杠青年”能有多跨界

    要学习鲁迅先生,永远对青年充满希望,爱接近她们,爱向他们学习。斜杠青年不知道按谁的定义,比如学艺术史、当过策展人、然后写小说、而且研究文艺复兴,还出了书,在美院上课。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斜杠青年了吧。

  6.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7.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8.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9.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10.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随机推荐

  1. 钩爪锯牙是什么意思?

    【拼音】gōuzhǎojùyá【解释】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例子】【相关】百度“钩爪锯牙”

  2. 【垒陈】的意思是什么?【垒陈】是什么意思?

    ●汉刘向《说苑指武》:「垒陈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垒陈」在《汉语大词典》第2983页第2卷1239参见:垒陈垒陈是什么意思垒陈lěichén谓阵营。

  3. 梦见别人被肢解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被肢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被肢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戒指碎了梦到戒指碎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戒指碎了好不好

    梦见戒指碎了,预示愿望即将达到。男人梦见戒指断,预示著感情生活上的不顺;梦见掉了一缕头发梦到掉了一缕头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掉了一缕头发好不好女人梦见戒指断,预示著夫妻不和,近期会有家庭争执;梦见金戒指断了,预示著家庭财产会产生...。结婚男女梦见梦见戒指坏,有可能会离婚;恋爱男女梦见戒指坏,暗示著两人会分离。

  5. 鞋子保养:保养鞋子的小窍门

    整修后的皮鞋涂上鞋油,揩擦,皮鞋就会油墨发光,翻旧如新,以后即使被水淋湿,墨汁也不会脱落。用肥皂,用洗涤剂均无法除去。

  6. 小故事大事件,轻松了解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些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根据猿人化石描绘出的古猿人关于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神话,叫做...开天地,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

  7. 【脸皮厚】的意思是什么?【脸皮厚】是什么意思?

    ★「脸皮厚」在《汉语大词典》第9368页第6卷1385参见:脸皮厚脸皮厚的拼音liǎnpíhòu脸皮厚是什么意思脸皮厚liǎnpíhòu形容不容易害羞。

  8. 梦见穿古装

    周公解梦梦见穿古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古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一本不说话的书

    他在一个绿树林里面把这片叶子插在学生帽上,从那时其他们结为“终身的”朋友。棺材盖在死者身上盖下了——他的头在这本不说话的书上安息。这本“不说话的书”实际上说了许多话——说明了一个“老学生”的一生:“假如我们把我们年轻时代的旧信拿出来读读,我们会产生一种多么奇怪的感觉啊!整个的一生和这生命中的希望和哀愁都会浮现出来。”

  10. 梦见四叶草 梦见四叶草什么意思

    梦见四叶草是什么意思?梦见四叶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四叶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四叶草,一般四叶草代表了好的运气,也是吉祥如意的征兆。梦见四叶草,预示你会有好运气,生活幸福,爱情如意。梦见家中长著四叶草,意味着你需要鼓足勇气、信心饱满地追求自己事业或爱情的目标,将会取得令人高兴的好成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