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第七章酉二、祈愿众生获得未来善果不仅要祈愿诸母有情现世安乐,还要祈愿他们来世安乐。祈愿诸母每一世都受生为有暇尊贵之身,以此人身恒时亲近、承事十方诸佛。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对待诸母有情,愿有情来世生在富贵之家,得到受用圆满的安乐。应当如是发起慈心。现在就放开心量,为一切诸母祝福,愿她们寿命无疆。天下诸母相续中也有许多业障,若未清净就会在未来引发大痛苦。
第七章酉二、祈愿众生获得未来善果不仅要祈愿诸母有情现世安乐,还要祈愿他们来世安乐。修习慈心时,不必限制,应尽量扩展心量,才尽性称性。譬如,要善待某人,把善心推至无限,应是所有暂时、究竟的安乐都愿给予他,若只愿给予部分,心量就不圆满。1、令得不生八难乐“八难”即八无暇。众生处在八无暇中,没有机会修学佛法,这是真正的苦难,故名“八难”。试想:今生若不解脱,来世又不得暇满人身,则无法成办任何暂时、究竟的利益。所以,普愿天下诸母有情来世都能得到暇满人身。常愿勿处于卑贱[1],不堕无暇八难中。一边念诵,一边祈愿:诸母生生世世不堕于八无暇的障难之中受 ... 身。2、令得常遇世尊乐我们会祈愿自己来世获得人身值遇佛法,亲近承事佛陀,开启一切安乐之源。自己所希求的也要给予天下诸母,愿她们生生世世值遇佛、亲近佛、承事佛、供养佛、常随佛学。生在有暇人中尊,恒得亲承十方佛。祈愿诸母每一世都受生为有暇尊贵之身,以此人身恒时亲近、承事十方诸佛。3、令得常生富贵乐人人都不愿自己 ... 、贫穷,而愿富裕尊贵。即便一件普通物质,我们都愿意使用好的、不要坏的。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对待诸母有情,愿有情来世生在富贵之家,得到受用圆满的安乐。应当如是发起慈心。愿得常生富贵家,财宝仓库皆盈满。愿诸母常常转生富贵之家,财富丰裕圆满。这一类受用的安乐,愿我都能慈心普施。4、令得形妙闻名乐如果可以设计自己的来世,谁都不愿相貌丑陋、名声败坏,即便脸上有疤痕都会羞于见人,听到辱 ... 会心中难受,可见人人都想拥有相好、美名。现在,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慈爱众生,愿有情常得相好、常得美名。逐渐串习慈心,就能对治幸灾乐祸、冷漠坚硬的心态。颜貌名称无与等“无与等”,即要求善心发至极致。想想看,几盘菜放在眼前,我们都要挑最好的吃,发慈心又有什么好客气的呢?要给予众生安乐,就彻底给予,愿他获得相好美名,就愿他获得最好的相貌和名声。善心不怕发,只怕发得不够广大,自己想要最好,也要祈愿给予众生最大的安乐。见人修行,要祝愿他获得最大成就;见人经商,就希望他生意最兴隆。所以,应将慈心发至极致,以最大的善心为有情祝福。5、令得寿命延长乐生在世间,谁都想长寿延年。现在就放开心量,为一切诸母祝福,愿她们寿命无疆。寿命延长经劫数祝愿天下母亲,寿命能多劫安住。以上座中修慈所引生的贤善心态,要延续到日常的待人接物之中。见到有情时,常常如是发善愿,时常这样想、这样说,就可以养成慈爱的性情。等到串习纯熟时,起心动念都会替众生着想,愿给予众生安乐,最后整个心都修成了慈爱,自己也成了慈悲的化身。以上修慈心量仍然不够,因为世间安乐只是暂时的乐受,终究未脱离痛苦,未脱离生死,如果只发心给予众生世间安乐,则远远不彻底。应进一步祈愿众生获得出世间的无漏安乐。申二、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1、令得男身聪慧乐悉愿女人变为男,勇健聪明多智慧。祈愿女子舍弃不如意之身,得到丈夫身,勇悍、雄健、聪明、有智慧。2、令得常得觉品乐祈愿让诸母得到常行菩萨道的安乐。一切常行菩萨道,勤修六度到彼岸。祈愿诸母世世常行菩萨道,勤修六波罗蜜多。愿有情都能获得大乘的法乐。例如:《入中论》中说,初地菩萨听到有人乞讨时,思惟有情是向我求乞吧,由此便生起超胜小乘入灭尽定的大安乐。所以,菩萨行持六波罗蜜多的安乐微妙不可思议,并非世间安乐可比。我们要祈愿将如是大安乐给予有情。问:为何祈愿“得男身聪慧乐”是祈愿“获得出世乐果”呢?答:以上四句合观,有这样一层意思:要获得修行六度的大安乐,前提是获得堪能修持大乘的所依身,一般须是丈夫身。因为行菩萨道,荷担起成办所有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不是心力怯弱、智慧狭小所能胜任。要有大欲乐、大勇悍,才能成办一切事业;要有深广智慧,才能抉择、判断、取舍;要深入众生界,才能随顺并摄受众生。所以,一般以男身为修学大乘的理想身器。3、令得见佛闻法乐常见十方无量佛,宝王树下而安处,处妙琉璃师子座,恒得亲承转*轮。祈愿有情能常常面见宝王树下端坐于琉璃狮子座上的十方诸佛,能恒时亲近承事诸佛,聆听诸佛说法,获得不可思议的法乐。4、令他得除自苦乐若于过去及现在,轮回三有造诸业,能招可厌不善趣,愿得消灭永无余。若有情过去和现在于轮回中造了恶业,将感召不悦意的恶趣果报,愿这些业障永远消尽,不再成熟果报。比如,我们修持金刚萨埵本尊,愿能净除自相续的罪障,得到解脱安乐。天下诸母相续中也有许多业障,若未清净就会在未来引发大痛苦。所以,观想由我为诸母拔除业障,普遍赐予业障清净的安乐。5、令他得除生死苦一切众生于有海,生死镣崂胃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