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吴最大投降派张昭,因何事与孙权怄气,导致家门被土掩火烧

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件事,成为后来君臣相托的典范,其实刘备的这一手在东吴早就上演过。公元200年,江东孙策被刺 ... ,无奈之下他将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19岁的弟弟孙权,临终前他向张昭嘱咐说:「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死后,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仍担心儿子年纪小,恐怕守不住江东的基业,曾召见张昭和将军董袭等人,表达自己的担忧,董袭以「 ”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之语,安慰吴国太。由此可见,张昭在东吴立业早期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日常政务的处理,基本都由张昭决定,他并未负孙策所托。 但张昭这个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不好,后期当东吴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机时,他常为孙权提出一些昏招儿应对,不是让孙权向敌人投降,就是让他向敌人示弱,给人留下老迈无能的印象。那么,张昭后来和孙权相处的怎样呢?孙权翅膀硬了以后,是怎样对待张昭的呢? 汉末时因中原地区战乱频发,张昭跟随南逃的难民迁移到江南一带避祸,后被孙策启用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开始为东吴效力。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张昭做出了很大贡献,孙策对张昭也越来越倚重。孙策将年少的弟弟孙权托付张昭后,张昭在江东的内政上采取安抚百姓,稳定人心的政策,使根基不稳的江东政权逐渐平稳下来。孙权对张昭这位老臣非常信任,张昭也常常指出孙权做错的地方,使孙权在处理政务上快速成长起来。 到公元208年,曹操举大军南下,拿下荆州后,兵锋直指东吴。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东吴出现了投降和主战的两派意见。投降派以张昭为首,大谈东吴抗曹不自量力,最好「 ”迎之”。孙权对张昭的话也不得不考虑,幸亏有周瑜和鲁肃等有识之士,极力劝谏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最后才取得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但令人称奇的是,张昭当初虽然强力建议孙权降曹,战争胜利后,却并未损伤其在东吴政权的影响力,孙权依然比较重视张昭。 张昭在与孙权的相处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上谏,不怕惹孙权不高兴。有一次,孙权和群臣在酒宴上喝得酩酊大醉,竟令人「 ”以水洒群臣”,此举引发张昭不满,他脸色严肃地起身向外走出,坐进自己的车中。孙权兴起,发现张昭不高兴,便质问张昭「 ”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张昭则以商纣王「 ”糟丘酒池”的典故劝谏孙权,使孙权顿感惭愧,下令停止了酒宴。 孙权称吴王时,设立宰相一职,当时很多人建议由张昭担任,孙权却以丞相责任重,不是优待之举,所以任命孙邵担任丞相。孙邵死后,群臣又建议张昭出任丞相,孙权又说,子布性情刚烈,任丞相容易和大臣产生怨忿之情,对他没什么好处,于是,又任命顾雍为丞相。《资治通鉴》中还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孙权称帝后,张昭曾举杯夸赞周瑜的功德,没想到却被孙权一顿抢白,说「 ”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这话说得可着实让张昭汗颜,立即羞得张昭「 ”伏地流汗”。 后来,由于张昭年纪越来越大,所管的事务逐渐减少。到公元232年时,张昭和孙权之间又发生了一件比较难堪的事。当时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魏国,张昭对孙权答应公孙渊求援表示反对。孙权则对张昭的说法很生气,甚至抓着刀数落张昭说:「 ”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被孙权的话说得一时语塞,半天才说:「 ”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张昭说完老泪横流,孙权也被感动,将刀扔到地上,也哭泣起来。 孙权虽感念张昭的忠言,但却未改变主意,仍旧遣使到辽东联络。张昭见状,干脆采取退居不朝的办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孙权对张昭的举动很生气,一怒之下令人「 ”土塞其门”。后来,公孙渊果然变卦, ... 死了东吴派出的使者张弥和许晏。孙权这时才发现之前张昭说的意见是正确的,便心生悔意,于是令人去请张昭上朝,却没请来。作为君主孙权不愿主动道歉示弱,便叫人用火烧张昭的家门,想以此逼张昭出见。结果张昭依然不出,孙权只得下令扑灭门火,站在张昭门前久久不去。孙权的一举一动,自然有张家人随时报告张昭,张昭见火候差不多了,才由儿子搀扶出来拜见孙权,君臣二人用肢体语言告诉对方「 ”咱们和解”了。 张昭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老寿星,一直活到公元236年才病逝,享年达81岁。张昭比孙权大26岁,与孙权之间算得上亦师亦友的关系,虽然二人之间也曾发生过不愉快,但并未改变张昭忠于孙吴的初心,所以他始终都能得到孙权的信任,获得了令人羨慕的善终。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东吴最大投降派张昭,因何事与孙权怄气,导致家门被土掩火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梦见鸟吃鸟

    周公解梦梦见鸟吃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鸟吃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蚕神姑娘

    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3. 舌战群儒,诸葛亮是如何用一张嘴说服东吴联刘抗曹的?

    舌战群儒,是指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孙刘联军是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扫平了北方的袁绍、袁术、吕布这些大小势力,剩下刘备和孙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曹操也知道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到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了刘备。《三国》剧照孙权

  4. 以步兵全歼匈奴10万骑兵,战绩比卫青和霍去病都要强

    但是全部加起来,满打满算消灭的匈奴军队也不过数万而已,面对如此战绩,战国时期的名将李牧就要笑呵呵了。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坚壁清野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兵器及手段,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均毫无所获,被迫退去。赵王召回李牧,另选将军驻守。精选战车1300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总兵力约20万人,将其控制于待机地域,并加紧临战前的战斗训练及准备。匈奴部落小队侵入。

  5. 【鲁义姑】的意思是什么?【鲁义姑】是什么意思?

    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那***也不是鲁义姑,这厮也不是汉萧何。」●元郑廷玉《***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妇,好不藏情也鲁义姑。」★「鲁义姑」在《汉语大词典》第18010页第12卷1209参见:鲁义姑词条推荐

  6. 梦见与恋人在一起

    周公解梦梦见与恋人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与恋人在一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说说古瓷片上的“寿”字

    说说古瓷片上的“寿”字长寿寄托着时代的面貌和民族的信仰,我国对“寿”字的崇拜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我国民间,至今对上年纪的老年人还尊称为“老寿星”。追溯其源,颇有来历。据《史记·封仪志》记载,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寿星祠”。

  8.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意思?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意思?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  望夷宫之变,又称望夷之祸,是秦朝末年丞相赵高与女婿阎乐等合谋杀害秦二世于望夷宫的事件。望夷宫之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望夷宫之变是什么?望夷宫之变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场政变,史称望夷宫之变。  自从巨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尽丧,...

  9. 孕妇梦见掉粪坑里了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掉粪坑里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掉粪坑里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喝酒喝晕了

    周公解梦梦见喝酒喝晕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喝酒喝晕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