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诗曰:“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为夫广说前身事,礼佛斋僧福慧宽。”又云:“心分十界任君临,六道升沉遍古今;学佛善修超出速,恶因种堕罪根深。”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每当供养比丘时,狗都在眼睁睁的盼望,想得到一点食物。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比丘,他知道这只狗的心思,常常捏饭团分给它吃。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养,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因此,狗天天都欢喜想见比丘,这位比丘也知道狗的心意,每天去受供时,均拿一团饭给狗吃,狗更加喜欢看见出家人——比丘。因为欢喜恭敬比丘,能消除一切罪业,狗就因此脱离了恶道。经过一年多以后,狗就诀别命终了,命终之后,魂神投生到安息国王的王宫,生为王女——公主。她出生以后,就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前世作某居士家中的狗,天天都受到比丘施给饭团。她稟告父王和母后说:“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每天都吃比丘分食的饭团,因此看见比丘就生欢喜恭敬心,由于恭敬比丘的功德,脱离了狗身而生为王女。”当时安息国境内,均无佛寺和出家比丘。有一天,月氐国的国王派遣一位使臣到安息国,安息国王看见这位使臣很贤明,就把公主嫁给他。公主到达月氐国,看见国内有很多比丘,心里非常欢喜。她回忆前世作狗时,比丘拿饭给它吃,因此每见比丘即生欢喜心,又因为欢喜恭敬出家人,今生才得到人身且为王女。她心想:“我应当大兴供养比丘僧众,以报答其救我脱离畜生道之大恩大德。”当时月氐国佛教非常兴盛,有很多出家比丘,公主每天都供养四、五百位比丘,并且亲自料理供养的一切食物,不肯让他人代为效劳。供养诸比丘完毕之后,她又亲自打扫。家中的佣人、奴婢等,非常赞叹她,都说女主人是王女——公主,来到这里,不但天天斋僧供养比丘,又亲自扫除清洁,甚为难得,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功德才是,奴婢们就暗中把扫帚藏起来,不让公主扫地。女主人找不到扫帚,就去拿她自己当初所穿的衣服,把它卷起来当作扫帚,她的丈夫看见公主以新衣扫地,便对她说:“你恭敬佛法,怎么可以把衣服当扫帚来扫地?未免太可惜了吧!”公主回答说:“我前生但以欢喜心,恭敬出家比丘二年,今生才得到这些衣服。以此衣作扫帚,又有什么可惜呢?我前世时,连一物布施也没有,只凭着用欢喜心恭敬比丘,种此善因,今生才有福报得生为王女。我又没有辛劳的去做苦工,赚钱来购买这些衣服。”丈夫说:“你对佛法僧三宝这么恭敬,竭诚供养比丘僧,我从来没有看过比丘们给你一块钱,这些衣服都是我劳力得来的呀!”公主就向丈夫解释说:“我的前世,本是畜生道中的狗,因为主人是佛教徒,每天供养比丘,比丘每天都把食物分给我吃,我便以欢喜心恭敬比丘,由于恭敬出家人的功德,而脱离狗身,出生为王家公主。我能够得脱狗身,今生我的一切,全都是比丘所赐。”丈夫说:“你只对一位比丘生起欢喜心恭敬,就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功德福报。恭敬供养三宝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公主的丈夫本来不如此发心,自从他听闻公主叙述这福报因缘之后,即大发布施心,广种福田。他从此归依三宝,精进学佛,竭力兴建佛寺,供养三宝,并受持斋戒,发扬大乘佛法。诗曰:“敬僧福德等虚空,毁谤轻憎罪亦同;佛法若能修礼供,吉祥胜乐永兴隆。”说明:(一)本故事详载于《福报经》中。(二)佛教中每一位出家人(僧尼)的福德威力,都是无量无边,能够使一切众生灭罪生福。若能竭诚恭敬、供养比丘——和尚,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相反的,如果对于出家人不恭敬,或轻慢、毁谤僧尼,此人的罪业也是无量无边!(三)比丘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他身穿佛衣,代表佛住世,为众生的福田;恭敬比丘就是恭敬佛,获福无量。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黄念祖老居士

    抗战期间,于国难中,学佛益加精诚。称为唯一心许弟子。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感慨,更是一个佛界前辈的心声。一九九○年以来,黄老一直多种疾病缠身,本该多休养调护,但为弘法大事,将个人完全置之度外。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凌晨,一代大德示疾往生。以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为方便利导,示说佛教义理,这在当今佛教界的诸善知识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2. 从托孤大臣到客死他乡,武则天6个字让褚遂良结局悲惨

    但这样平静的局面,因为武则天的野心而出现变局。好在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唐高宗因为利益关系,和武则天结成亲密战友。褚遂良按照既定的计划发话。他们要保住褚遂良,就必须向唐高宗求情。褚遂良到交州的第二年死在任上,曾经的托孤大臣落得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唐太宗托孤的目的是让他辅佐和保护李治,他却依附于长孙无忌,成了长孙无忌对付唐高宗的爪牙。

  3. 惩一戒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éngyījièbǎi【解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出处】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例子】无【相关】百度“惩一戒百”

  4. 梦见被闪电击中自己

    周公解梦梦见被闪电击中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闪电击中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志得意满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ìdéyìmǎn【解释】志向实现,心满意足。【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例子】不料那吴佩孚正在志得意满之时,越发做作得厉害,只回了四个大字:“交叶开鑫。”(陈立德《前驱》七)【近义词】称心如意,如愿以偿,洋洋得意,心满意足【反义词】怅然若失,若有所失【相关】百度“志

  6. 小编告诉你如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来喝水

    你知道怎么喝水吗?阳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液,饮水量宜少,宜饮温水,以温化水液。气虚质与阳虚质的人有所相同,气虚质的人常白天自汗,稍作运动就会更加厉害,饮水量宜适中,宜多次少饮,避免冷饮,因冷饮过多可损伤脾胃。湿热质的人在广东地区较多,体内湿邪不化,加之热蒸,体内常缺水,但不欲饮,宜多次少量饮水,空腹饮水较好。特禀质的人根据缺水的程度适量补水较好。

  7. 始作俑者:殉葬的俑非要做那么逼真?孔子“其无后乎”是在 ... 谁?

    因为学界遍及认为,殉俑的发生恰是为了取代残酷的人殉轨制。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二)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殉人墓占地点坟场总数比例不外4.1%,单个殉人墓平均殉人数量约为1具。戎马俑之个性化特征总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而孔子则依然照样谁人“明知弗成为而为之”的幻想主义者,也是独一的清醒者。

  8. 「 ”三高”之一的高血脂(高胆固醇),用哪些药物控制呢?

    总是,目标是降低有害物质胆固醇水平,这样做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卒中以及其他相关健康问题。不管你叫它高胆固醇,还是叫它高脂血症,其实都一样。高血脂原因胆固醇一种蜡质,是一种身体所产生的脂肪,它也可以来自你吃的食物。如果胆固醇过高,良好的健康习惯,如运动、减肥和营养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当开始用药物治疗胆固醇的时候,可以尝试多种药物。

  9. 梦见修理货车

    周公解梦梦见修理货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修理货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心非巷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fēixiàngyì【解释】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例子】无【相关】百度“心非巷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