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昌硕论诗信札

吴昌硕论诗信札

  湖州市博物馆藏有吴昌硕(俊卿)信札四十余通,其主要内容是昌硕先生与家乡门生丁啸云之间的诗赋酬答和诗艺切磋。昌硕先生的手稿诗留存较多,但有关论诗的信札并不多见,我们从中选择12通,以一窥昌硕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及其俊快雄秀的尺牍书风采。

  吴昌硕(1844-1927年)名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别号缶庐、苦铁,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湖州安吉人。他少年时即喜金石、书法,1856年中秀才,1865年离乡到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寻师访友,曾从俞樾、杨岘习辞章、训诂和书艺,与不少艺术界知名人士来往。30岁后,开始以篆书笔法作画,受到画坛名宿任伯年的赞赏。1913年西泠印社正式成立,昌硕先生被推为社长。1927年11月29日,病逝于上海。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史上以诗、书、画、印四绝而名闻天下的一代宗师,他的篆刻、书法、绘画影响较大,备受世人尊崇,而诗的成就却被掩盖了。事实上,昌硕先生一直偏爱诗词,并以诗人自居,他在《赠内》一诗中写道“平居数长物,夫婿是诗人”。他一生留下了等身的诗作,早年的诗保存较少,只有《红木瓜馆初草》60余首,40岁将前作诗编为《元盖寓庐诗集》(未付刊)。他的诗最初印成《缶庐诗》十一卷,《别存》一卷,晚年至去世后汇编成《缶庐集》,共五卷。昌硕先生诗才极高,所作之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富有真实感和浓厚的生沼气息。沈曾植在《缶庐集》序中写道“翁顾自喜于诗,惟余以为翁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古自金文,其结构之华离杏渺,抑未尝无资于诗者也。”所以说昌硕先生在书、画、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诗的作用举足轻重,也就是说他在四绝艺术所具有的特质皆来源于诗。

  丁啸云(筱云),名乃昌,字啸云,湖州乌程人,为湖州馀园主人丁乃扬之族兄。清代贡生,曾任某县教谕。丁啸云年龄略少于昌硕先生,由于志趣相投,又是同乡故友,故投入昌硕先生的门下。昌硕先生以兄长的身份谆谆教诲,丁啸云先生学而不厌,二老每有新作,或互相交流,或赋诗唱和,两人书信频繁往来,成为诗坛上的一段千古佳话。现奉录数通,并加以释读和考证。

  ◆ 信札一

  啸云老弟台鉴:得示知,吟兴勃如。画诗甚佳,唯首句宜改,古文无是法也。醉始之锡,使我胡咙一润。高诵大作,四壁澈响。人谓我痴我亦痴,当之。委为世兄写润格,望开示何件何润,寄下以便涂抹。书法如有现成者,望寄数张来一观。专此鸣谢,复颂道安 春月三日俊顿首

  世兄文祉

  此信札横27.3、纵20.5厘米。昌硕先生欣赏丁啸云的画诗后,提出“画诗甚佳,唯首句宜改,古文无是法也。”的评语。能出此语,是得益于他有着深厚的文字训诂功底,加上他潜心研究古诗,对诗的推敲一丝不苟,故他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初期多为古体诗,五古尤胜,晚年多近体诗。

  信札末尾落款为“俊”,吴昌硕在1911年前称“俊”,故此信札为先生68岁前之作。

  ◆ 信札二

  啸云仁棣台鉴:渭兄来,得读大箸,皆可观。唯冥字不宜作仄声,蚓字亦然。缶亦一时记忆术清,教查之。缶久不吟咏,即有所柞,亦无佳者,录七绝二首奉鉴,乞教我。复颂

  道安 缶兄顿首 廿三日

  信丰横12.8、纵23.5厘米(以下尺寸大多同此)。我国传统诗歌在初唐以后有古体和近体之分,由于近体诗讲究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不仅句式整齐,而且音律和谐,吟咏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所以为历代诗人所乐意遵守。古诗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昌硕先生精研中、晚唐的诗歌,又饱读历代名家诗篇,他一语道出丁啸云诗中声律上的错误。

  ◆ 信札三

  得示并大箸,偶和一律,自知不佳,亦被戒草也,教教我。弟既从事五律,应先看摩诘、浩然二家,久之可以淘汰熟点,走入生辣一路,最为合格,尊意以为然不?啸弟鉴之。晤子愉,乞代道谢,盛□□□。

  缶兄顿首 初六日

  信札横16.4、纵26.3厘米。昌硕先生平生最为推崇王维(摩诘)、杜甫的诗作,加之生活遭遇坎坷、见识既广,所以他的诗深刻、诙谐,风格独特。他的诗友施浴升在《缶庐集》序中写道:“吾友吴子仓硕,性孤峭,有才未遇,以薄尉待次吴下,其胸中郁勃不平之气,一皆发于诗。”无怪乎先生的诗泼辣、辛刺,直抒“性情”。昌硕先生的“淘汰熟点,走入生辣一路”,已融入了他避熟就生,即反对泥古、力求创新的思想。

  ◆ 信札四

  啸棣鉴:读《赠石君诗》,欢喜!欢喜!窃谓大稿中绝句太多,奉劝多作五字者,或古或律,苦心求之,必大有进步。由五字而转入七字,则古意益深,而笔情自曲,弟以为然不?昆山之行因为一亲戚事,不能不往,非游玩也。复颂

  吟祉 缶兄顿首 十二

  近体诗有律诗和绝句之分,又各包括五言和七言。绝句是律诗的一半,律诗平仄有“对”和“粘”的规则,律诗比绝句相对而言要难得多,以上信札是昌硕先生认为丁啸云的诗稿绝句太多,教他作五言,不论是古风还是格律,都要认真研究,反复推敲,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并强调七言比五言更有深进的古意,笔法情趣更为自然委婉曲折。以上三通信札落款皆称“缶兄”,时间应晚于1911年。

  ◆ 信札五

  得示,读大箸多篇,倾仰无极。缶入夏以来,卧病殊剧,诗兴逋矣。闵园丁作古,同社各有挽诗。缶亦以长短旬战篇,自如不佳,兹承同好之雅,不敢不录,以贡丑教。

  信札所指闵园丁,即闵泳翊,字园丁, ... 人。寓居上海,书学颜真卿,画擅兰竹,笔气雄健。与书画名流交游,以翰墨自娱,所居日千寻竹斋。1906年,昌硕先生甘为他刻“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印(据《吴昌硕年谱》)。

  ◆ 信札六

  示悉,大暑七律绝妙,钦佩无已,想见用功之苦也。缶当退避三舍,非敢虚言于吾棣,椽亦知我之苦心不在。由此进攻,必成大家,深盼盼。复颂

  啸棣吟安 击兄病足为苦 顿首

  ◆ 信札七

  啸弟如晤。读近制佳章,欢喜竟夕,唱和得人,可贺!缶久不吟咏,粗率益甚,者兴输君百倍,奈何?昨沉醉。悉兄归自泰山.得诗数十首,神味气魄遇异。平素呼远游,亦诗之助也。复颂

  道安 缶弟顿首

  ◆ 信札八

  叨扰齿颊生香。读三复大著,诗洋洋洒洒,遣气横生,白太傅诗老妪能解,恐不能专美于前矣。钦佩!钦佩!缶于月初病咳嗽,蛙复牵动肝肠,现虽见渐平,而元气未能如意。衰年之苦,夫复何言?吾老棣当如何教之。诗久不作,遵命录鉴数首,藉博一哂,遂乞指疵为教。专复鸣谢,即请道安。并颂

  革吉不一 如小兄缶顿首

  世兄安好三十日

  以上几通信札均为昌硕先生读丁啸云的诗后大为赏识,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更有甚者,称“诗洋洋洒洒,逸气横生,白太傅诗老妪能解,恐不能专美于前矣。”并鼓励他由此长期努力,“必成大家”。作为名噪海上,蜚声艺坛的艺术大师,如此奖掖后进、谦虚朴实和娓娓不倦,不愧是为师之道的楷模。信札另一方面反映了昌硕先生晚年饱尝疾病之苦。

  ◆ 信札九

  啸云老椽台赐鉴:得示二通,读大著,欢喜!老兴不浅,贺之。五律尤佳,再入高华之气不难也。缶以足楚未敢吟咏,且有日退之患。近作七古,录请指摘。复颂

  道安 如小兄缶顿首

  ◆ 信札十

  啸弟如晤。读大著,知吟兴益高,可贺!可畏!缶多病且辫一足,久不吟咏,即偶尔酬应,亦无可观。若认真为之,则精神疲倦矣。奈何!奈何!复颂

  道安 击兄顿首

  在馆藏近四十余通信札中有近三十通书示了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如“缶久不作诗,足楚为苦”、“衰年之苦,夫复何言”和“缶多病且BD一足’等,吐露了无可奈何的心境。尽管晚年的昌硕先生备受疾病和足楚的困挠,但他未曾停止咏哦诗作,直至在他去世前还在写诗。这种坚韧不拨的毅力,在信札中可以领略一二。据记载,吴昌硕先生自1910年始病足,故这些信件约为吴昌硕先生67岁以后手札。

  ◆ 信札十一

  读示知责,我以钦佩二字敷衍,诚哉是言。击以学问不深,束敢非说。君诗之病有三:曰薄,曰浅,曰率,何以救之?用典活则不薄,能曲笔则不浅,多改削则不率,三者君皆了然于胸,请试行之,数月后当见效。如首句“随行小革诗”,“诗”宇宜削,草即诗也,小苹其谦衅也,如何草宇下又缀一诗字,此率之又率也。馀如七绝皆不古峭。寿诗太老实,以后一切寿词劝勿作,开口恭维,无谓之至。凡恭维处在意,不可字面见之,大雅以为然不?击能说不能行,浅薄,“浅薄”二字亦所不免,唯“率”字稍稍用力,胜君一筹,然性情输君处不少,此天所限也。此复

  啸弟 缶兄顿首

  ◆ 信札十二

  我诗病生硬,君诗尚风调。风调病纤,生硬病憨。欲救纤憨,无非多读书。然而我两人垂垂老矣,耄而好学,能乎?不能?此问。

  啸云仁仲先生 缶小兄读毕书

  甲寅四月四日

  前—信札中,昌硕先生摈弃客套,直言不讳地指出丁啸云的诗有三大弊病“薄、浅、率”,并教导他灵活引用成语典故则能显得博雅厚实,笔法曲折不露则能显示深沉,多修改则可避免草率粗糙而臻于精炼,同时指出自己也难免有浮浅不够厚实的地方。后一信札,昌硕先生用简单扼要的两句话道出厂师徒二人各自的不足,丁啸云的诗吟风弄月富有情调,但必有纤弱之病;自己的诗宣泄了真情实意,难免有憨直之诮。弥补和改正两人缺陷的办法是“无非多读书”。甲寅年(1914年)昌硕先生已是71岁高龄,信札—方面让我们赏阅到他对二人所作之诗精到的评价,另一方面所示昌硕先生这种“耄而好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率真、谦诚和求实的人格魅力,更让我们钦佩和敬仰之至。

  在吴昌硕先生信札中,绝大多数仅有月日,无年所,所见只有庚戌(1910年)、癸丑(1913年)、甲寅(1914午)、已未(1Q19年)、壬戌(1922年)五个年号。多数时间无从考证,只能据这些信件所述内容,大致可以考知其年代。信札中所说之事,有的在吴长邺《吴昌硕年谱》中得到印证。如“缶已移居北山西路吉庆里,房屋较前宽阔,唯房价太昂……。”《年谱》载“由王一亭介绍,先生迁往山西北路吉庆里923号”是年为1913年。又如”缶三月间赴杭作佛事,为兄母百岁事,竞逗留西泠印社廿余日,始问沪……。壬戌 四月什八口”《年谱》记载“壬戌春,三月十八日赴杭州,西泠诸友置酒为先生寿。”经过考证,馆藏的昌硕先生信札应是他晚年所作,上限不过1910年。

  昌硕先生的信札十有八九都是有关赋诗唱和、相互交流和鉴赏诗作,也有论及沪上交友游园、 ... 和赋诗及生活琐事,有些未曾面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纵观这篇篇信札,不仅在字里行间记述—厂昌硕先生对诗歌方面的独到见识,而巳也为我们展现了昌硕先生的晚年生活和内心世界。信札多为花笺,闸笔酣畅流利,朴茂雄健,本身就是书法艺术品,有较强的欣赏性,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摘自:《收藏家》2004.05)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吴昌硕论诗信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匈奴一首诗歌道出悲凉

    可以说刘彻想要...匈奴,那霍去病就是他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伤效果也是让所有人都瞪目结舌。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其实看看当时匈奴人留下的一首诗歌里,包含着怎样的血和泪,就明白了。然而这时候的霍去病,却撂下一句硬气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2.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3.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4.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5.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6.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7.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8.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9.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10.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随机推荐

  1. 【连理枝】的意思是什么?【连理枝】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连理枝」在《汉语大词典》第14830页第10卷863★「连理枝」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连理枝liánlǐzhī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连理枝的拼音liánlǐzhī连理枝是什么意思★「连理枝」在《汉语大词典》第14830页第10卷863★「连理枝」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连理枝liánlǐzhī1.两树枝条相连。

  2. 梦见昏天黑地

    周公解梦梦见昏天黑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昏天黑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自己的老婆出轨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老婆出轨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老婆出轨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元曲

    两者均以当时流行的北曲配乐,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元杂剧作家和一大批优秀的散曲作家,创作出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品,因此人们常把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同唐诗、宋词并称。元曲中,尤以杂剧成就突出,所以也有人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元代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存小令3800多首,套数450多套。因散曲多用于宴会歌伎唱词,艳曲较多。

  5. 中老年女性肺癌风险增加?患上肺癌后,可能会有这2个反应

    中老年女性肺癌风险增加,是否和长期烹饪吸入油烟有关?据了解,肺癌这种恶性肿瘤除了多出现在长期大量抽烟的人身上外,还容易出现在中老年女性身上,很多人怀疑和女性长期在厨房烹饪食物有关。其实,中老年女性长期烹饪,确实会增加肺癌患病风险,主要是家庭主妇需要长期接触高温油烟,而且烹饪食物时烧的柴火、天然气、煤气等多多少少会释放出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一些有害气体量增多,长期吸入之后对肺部健康造成影响。

  6. 梦见上学下暴雨

    周公解梦梦见上学下暴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上学下暴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孕妇梦见用手接水漱口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用手接水漱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用手接水漱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祝福语_2018新年祝福语汇总

    又是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给你的朋友和家人送上祝福!祝福他们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平平安安!

  9. 八字中的食伤格局食伤制 ... 、食伤合印

    食神、伤官在八字命局中有一些特殊组合,我们通常称为“食伤格局”,不同的格局,有着不同的命理特征。

  10. 梦见分娩生小孩

    周公解梦梦见分娩生小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分娩生小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