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由文武方门开始到宝城是明孝陵的主体建筑——陵寝部分。文武方门是陵寝第一门,其原本很大,由5门组成,“三大而二小,东西二井”。清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以此作为作战战场,展开血战,文武方门就此被毁。同治年间清方重修,为3门,近又改成5门,中门门楣上嵌有一块石额,上刻有“明孝陵”三字,周边为云龙纹雕刻。门外东墙前立有一块保护明孝陵的石刻告示,刻有日、德、意、英、法和俄六国文字,落款为“宣统元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王、江宁知府杨”立。> >   进入文武方门向前便是孝陵大殿中门,也称享殿前门,其同样为方门5座(即享殿之重门)。门内有神帛炉2座,左、右庑30间;门外有御厨2个,左为宰牲亭,右为具服殿,皇帝所驻以具服者也。清末在此改建碑亭,亭内立有康熙南巡谒陵时亲书的“治隆唐宋”石碑。由此再往北就是明孝陵的主体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殿门上方额有金榜“孝陵殿”三字,凡11楹,也有说9楹,总计45间。“殿壁黄赤所墁,新旧参之。殿柱三十有六,去地二尺许……殿两旁多贮马粮,殿前有□□致祭碑二”。享殿中央供奉着明太祖和马皇后的神主牌位,殿后为六部。永乐时所得石龟亦置殿中。可惜这些都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毁了。现在人们看到的是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令人重修的“小享殿”(实为一座小房子),殿中挂着明太祖纸质画像,殿前殿后有嵌雕云龙、山水大石陛六块,皆为明初文物。但从规模而言,清末重修的“小享殿”要比原来的小多了。我们从台基的面积和柱础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时孝陵大殿的巨大规模,它比北京昌平明成祖长陵的享殿要大得多。> >   享殿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祭祀的,那么明代官方如何祭祀与马皇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张岱为我们记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陵寝定,闭外羡,人不及知。所见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后山苍莽而已。壬午七月,朱兆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张)岱观之。飨殿深穆,暖阁去殿三尺,黄龙幔幔之。列二交椅,褥以黄锦,孔雀翎织正面龙,甚华重。席地以毡,走其上必去舄轻趾。稍咳,内侍辄叱曰:‘莫惊驾!’近阁下一座,稍前,为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即马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极简陋。朱红木簋、木壶、木酒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铗,黍数粒,东瓜汤一瓯而已。暖阁上一几,陈铜炉一、小瓶二、杯二;下一大几,陈太牢一、少牢一而已。他祭或不同,岱所见如是。先祭一日,太常官属开牺牲所中门,导以鼓乐旗帜,牛羊自出,龙袱盖之。至宰割所,以四索缚牛蹄。太常官属至,牛正面立,太常官属朝牲揖,揖未起,而牛头已入所。已,舁至飨殿。次日五鼓,魏国(公)至,主祀,太常官属不随班,侍立飨殿上。祀毕,牛羊已臭腐不堪闻矣。平常日进二膳,亦魏国(公)陪祀,日必至云。”> >   这是明末享殿里头祭祀高皇帝的情形,想必明朝前中期国势强盛时当更为严谨、郑重。> >   孝陵享殿之北有门有3道,人称“内红门”,其“为夹室数楹,皆用黄瓦,中官居之,以司香及洒扫焉,亦非旧制也”。今享殿之北内红门仅有一座。出了此门,步入又一甬道,该甬道大约有20来米长,走到其尽头就是一座五孔大石桥,人称“升仙桥”,全长57米,凌谷飞架。逾桥为宝城,亦称方城。其中有斜坡隧道,拾级而上,“分左右折,历阶上,南折为明楼”。明楼高16.25米,东西长75米,南北宽31米。明楼上方原有巍峨壮丽的建筑,但已被毁,现仅存砖砌四壁,南壁3门,东西壁各1门。> >   明楼之北为崇丘即民间俗称的大坟包,官方美其名曰“宝顶”。其正南面为石砌墙,中刻“此山明太祖之墓”7字。崇丘为朱元璋、马皇后梓宫安葬处,即世人皆知的“独龙阜吉壤”,其为圆形土丘,高达三四丈。明孝陵主体建筑至此而止。> >   诚如前文所述,明孝陵与明皇陵、明祖陵合在一起,被人称为明初“三陵”。在明初“三陵”中,无论从政治层面、建筑规模,还是从阳、从生等角度来说,明孝陵都是位居明初诸陵之首;若从近世500余年中营建的30余座帝陵综合起来考察,明孝陵不仅占地方圆绵延45里,其范围之广,建筑规模之大,在明清列帝帝陵甚至在中国历代帝王之陵中都是罕见的;而且从设计布局、建筑规制等角度来看,明孝陵深刻影响甚至规定了后来的明清列帝帝陵建筑的走向,故有人称其为明清500余年帝王陵寝中的第一帝陵。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明孝陵不仅是南京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随着明孝陵的“申遗”成功,它越发为人们所重视。既然如此,这座被人称为“明清第一帝陵”的明孝陵到底隐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解开其中的文化密码。

明孝陵建筑主体部分:文武方门、孝陵殿、升仙桥、宝城、明楼、宝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谁和许世友是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

    之后杨得志、杨勇先后都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1974年底恢复工作,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1973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杨得志由济南调住武汉,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9年1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则长期在大军区任职,他和许世友是人民军队中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两位高级将领,从1955年至1980年,长达25年。

  2. 梦见别人种树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种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种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来自那个冬天的温暖

    来自那个冬天的温暖解玉华那年七月,夫妻俩同时应聘到一家新单位。从单位借了二张床,一人一张;二张桌,一张安放她业余写作用的电脑,另一张兼做吃饭看书用,暂居在单位照顾的一间大会议室,一个简单家的新生活就那样开始了。这时他俩才发现偌大的“家”里靠后墙的那排暖气供暖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一间是他们的卧室,另一间书房搁置她的电脑,旁边放张小床备家中来客人用。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只能给你姐那样的温暖了……

  4. 愚妇诈死的启示

    于是与邻居的阿婆商量说我去之后,请你找一位已死的妇尸代替我,骗我丈夫说,你妇已死。过了不久,她的丈夫回来了,阿婆就依照该妇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你还是节哀顺变,丈夫果然深信不疑,伤心的哭了很久,才料理她的葬事,把它火化了,把骨灰常常带在身边,表示他深情不移的。因为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习染理智与道德的善性虽不少,但奸诈、残忍、恶性的恶习也很多且深重。若是死执于国小学识,即不能进步。

  5. 岁月飘逸:元宵节始于点灯供佛

    元宵节始于点灯供佛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点电灯不是很好吗?我们能够牺牲自己,舍己为人,这是佛教给我们常常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我们在佛前发的愿,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诲,我们要舍己为人。

  6. 日本遭受原 ... 袭击其实另有原因……

    当时参战的其他美国军事将领也证实了这个说法。日本工业体系在空袭下已经崩溃。东乡外相为了让百姓对投降有所准备,强烈要求及时向新闻界发表这项消息。铃木的意思是内阁决定对波茨坦公告不加评论,暗示某项重大事件即将发生。美国人在听到铃木那令人不能容忍的声明之后,认为日本...已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盟军在广岛上空丢下了第一颗原...。>就因为这个灾难性的错译,导致了后来美国的原...袭击以及苏联的对日宣战。

  7. 增城通报找回两名14年前被拐儿童,组织家属认亲

    11月13日,广州增城警方发布关于找回两名被拐儿童的通报,2005年1月4日,事主于某1岁儿子申某在增城沙庄街某出租屋内被两名男子抢走。案发后,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受案件线索和技术条件限制,被拐儿童一直未能找回,近期,增城警方找回其中2名被拐儿童,并组织家属认亲。2016年3月,5名涉申聪被拐案的犯罪嫌疑人陆续落网,但被抢走的申聪仍旧没有找到。

  8. 露茜女士

    >最早的人类,是一位叫“露茜”的女士,她身高一米零零左右,长相很提神,塌鼻长嘴,是个酷女,夜间出来会吓你一跳,生活在三百万年前的非洲,具体是在埃塞俄比亚中部。“露茜”是考古学家给她起得名字。这帮邻居男女老幼都有,合计十三口子,游荡在隔壁的国家肯尼亚,如今变成好几百块散碎的骨头,东一块,西一块,撒丢在非洲大陆上,被考古学者挖了出来。于是人们有理由暂时相信,非洲是地球人的故乡。

  9. 南明为何没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坚持百年?因为敌人太狡猾了

    东晋、南宋、南明这三者通常被拿到一起讨论,因为三者都是在一个完整...政权遭受少数民族打击、剩下半壁江山之后的政权存在形式。尤其是前两者,通常被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坚持了百年以上,而南明与两者相比,似乎有点另类,因为南明只有短短18年。南明形势图为何南明没有像东晋和南宋那般坚持到百年以上呢?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原因,当时笔者主要从皇位继承、经济实力和名将统帅三个方面做了分析。

  10. 此物是糖尿病的天然克星,每天坚持吃,血糖不上升,一天只花几毛钱!

    玉米很甜,是很多人都喜爱的水果,面对玉米,有些糖友想吃,又担心吃了会升血糖,而又不敢吃。其实,玉米和玉米须都能辅助降糖,每天适当食用,稳糖还饱口福!吃玉米有哪些好处1辅助降糖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铬,能增强胰岛素的效能,也可以辅助控制血糖,每天吃100克比较合适。2明目玉米含有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眼睛老化。做法:1.洗净玉米须,把瘦肉切片,放入炖锅内,加一斤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