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军博能看甲骑具装了!想知道中国历代 ... 陈列有何亮点和槽点吗?

今年「 ”六·一”,大家期待已久的中国人民革命 ... 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中的中国古代战争馆和近代战争馆合并重新开放。展览位置由原来的三楼挪到一楼东侧三个展厅,更名为「 ”中国历代 ... 陈列”。展示面积3152平方米,展出照片图表470余张、文物1300余件、艺术品60余件、图表130余幅,主要展示先秦至民国成立中华民族数千年 ... 文明,以历代战争和军队建设为主线,重点是战争实践、 ... 制度、兵器装备、 ... 思想等。开放当日笔者就前往参观。这次讲述的重点新增文物及展陈变化和吐槽一些个人感想。 新增武备文物:清代甲胄。这件甲胄在以前的军博对外展陈中从未公开展示。军博定名为「 ”清前期甲胄”应该是看到了棉甲下裳上的铁叶而定。但这甲胄并不是一套也不完整:由盔、上衣、下裳、袖(缺1只)护腋(缺1只)组成。缺护肩2片、护裆1片,还多了两片下裳。军博棉甲为石青缎表,蓝布里,外布鎏金铜钉, 刺绣四爪蟒纹,算是比较难得的藏品了。军博展陈的棉甲与胄从材质看并不能用于实战,是校阅军队所用。根据蟒纹风格和用料材质笔者个人认为这些是乾隆以后光绪以前的甲胄,而非清早期。特别是那个胄,明显是清晚期风格的器物。 下裳甲裙上的四爪蟒纹图案。 军博还展示了旧藏故宫调拨的八旗兵丁甲胄,令人费解的是每个兵丁的脚下都叠放了一套复刻的八旗兵丁甲胄。说实话复刻的水平不高,在原有文物脚下放复刻文物,是想说明什么呢? 在清代展馆中,笔者认为有两个说明牌有异议的军博旧藏。军博的标牌分别是「 ”乾隆镶银护手月牙钩”和「 ”乾隆镶银丝铁锏”。个见正确的标注应为「 ”乾隆款”。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样的护手钩、铁锏生产的时间段是清代晚期直至民国。文物上虽有「 ”大清乾隆年制”的刻款印章,但经过标准器比对,武备收藏界普遍认为这些武备文物并非乾隆本朝制造,而是后期的寄托款。同样的「 ”大清乾隆年制”的寄托款武备文物如剑、刀等物,在其他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藏家也有收藏,笔者个人认为这些武备文物艺术价值有限。遗憾的是文物悬挂过高,细节观看及拍摄不清。 军博旧藏打击类杂式兵器是比较值得一看的。比如图中的两只铁鞭。摆放位置比较合理,容易看清细节。上面的龙吞(军博写作虎吞)竹节铁鞭长101厘米,军博断代为明是比较合理的,下面的 ... 鞭也不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不是实战兵器,是拿来演武示雄所用,类似于清代武科考场上武科刀,现代运动场上的杠铃。 笔者对中国明清古董刀剑比较感兴趣,所以关注了下展示的清代刀剑。这几把刀挂得也高,一般也很难看清,笔者来标注文字说明吧:从上至下分别是清中期铁饰件折沿镡圆装具兵丁佩刀、清中期铜饰件折沿镡方装具佩刀、清早期铁鋄金夔龙纹刀装剑(鞘头鞘尾后配)、清早期铁鋄金朱砂涂槽高阶职官佩刀、清中期铜饰件平造无槽兵丁佩刀(刀尖断折)及清中期滚边镡圆装具六星职官佩刀。其实笔者也没仔细去看军博说明牌,因为这几把刀剑在军博装修加固前就有展示,而且原来挂的比较低,细节看得比较清楚。从军博展陈的清代制式兵器、甲胄看,应该是故宫调拨的文物。 除了最下一把刀表面锈蚀外,其他的倒是有上油保养的痕迹。至于最下一把估计是征集来时就有浮锈,因为后期无人整理,部分浮锈部分有加重锈蚀的情况。清代中后期武备废弛,即使是守卫皇宫的侍卫当值也经常不带佩刀。兵丁、职官佩刀锈蚀得拔不出鞘的情况比比即是,甚至有侍卫上岗都不带腰刀,临时去租借。 嘉庆十年(1805年)三月初一日,一个名叫萨尔文的人持刀,想强行进入神武门。此时守门的章京、护军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竟慌了手脚,一时间连刀都找不到,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最后他们还是仗着人多才夺下萨尔文手中的刀,将他砍伤并抓住。这事传到嘉庆帝耳中,嘉庆帝对守宫禁卫军的表现十分不满,并立即下了一道诏书「 ”显系彼时伊等未佩带腰刀”。但是状况并没有改观,在嘉庆十八年发生人们熟知的天理教徒打进紫禁城的事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军博旧藏展示铜/铁饰件职官、兵丁佩刀有的已经拔不出鞘了。 军博旧藏这把剑(下图画圈处)还是不错的,文物标识为清皇室戊戌科蓝翎侍卫郝上庠所用。军博资料显示长度为95.5厘米。郝上庠(?—1861),字养耆,直隶沙河(今河北省沙河市)白错村人,道光十八年(1838)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任登州右营守备、曹州镇标中营守备、沂州协都司、武定营游击、沂州协副将、曹州镇总兵加提督衔等职,咸丰十一年战死,卒后赏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祀昭忠祠。同样的问题是这剑挂的过高,距离地面超过2.5米,去军博参观非要有副好眼神不可。 装修加固前,原在军博轻武器展厅展览的清代皇室用背衔金龙刀,目前并不在历代 ... 陈列展展览,军博官网上的馆藏文物-文物鉴赏-古近代文物说明也撤下了这刀。这刀到底是沉睡在库房里还是调拨到别处,笔者不得而知。 清代弓箭这边军博是下了些功夫的,文物展示传统角弓的张弓和弛弓的状态比较难得。特别是修复后能上弦的老的角弓,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可惜箭头的方向还是不对的。搭在驰弓的箭头朝向如果能朝左侧会比较好,这样才能使参观者明白什么叫反曲传统弓。 同样在军博的唐代展厅展示了新疆出土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弓箭,这个箭头的方向倒是出箭的方向,只不过弦挂反了。 说起弓箭不禁笔者又去看了那个被局部错误修复的小胖子: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的武士俑(复制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他左侧佩带的不是弯刀!不是弯刀!不是弯刀!而是下弦的弓装入虎韔豹韬中。这点军博一直没加以说明,也许有的观众真会误会那个是弯刀的。 最近几年笔者比较关注中国古代马具,不禁在中国历代 ... 陈列中重点看了下复原的马具,笔者觉得军博比装修加固前的展陈是有提高的,不过在细节上还有提高的空间。 比如这个新复原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甲骑具装像: 单独看看还行,但比对刘永华先生在《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中的原画,就显得差距较大,而且有不明就里,牵强附会的复原。如马镳的位置、马鞍的结构,武将铠甲的盆领,马槊的长度等等。这个复原看上去价值不菲,笔者就不明白了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认真做好呢?下图为刘永华的原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相对来说这个新建复原的雕塑就好些。 上面这个复原反映的是唐军在虎牢关大战窦建德的场景。其中有个细节很难得:马辔,没错就是这个简单的马辔,在复原修复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为什么呢?我们离传统军马的时代太远了,现代人所见的马具多半是西方马辔,也是当今画家和复原修复者很容易忽略的问题。西方马辔的鼻革部分是完整的一圈,而中国传统马辔的鼻革只有上半截。请注意笔者说的马辔不是马笼头是带有马衔的控马具。 ▲军博复原的虎牢之战的战马头部大图 军博复原采用了现在蒙古族还在使用的中国传统马辔,使用现代直颊杆的马衔来替代S型唐代马镳衔,而不是随便采用现成的西方马辔,说明了 ... 者的用心。可惜还是有点考虑不周,左下图的另外一匹马在塑形时做成了闭嘴马,所以马镳衔只能挂在马嘴外。右下侧为宋摹唐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说个题外话吧,马辔的鼻革是一圈还是半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都说陶土文物辨伪费劲,可要是陶马头带马具的就好看的多了,左边一眼就是不懂的人新做的,右边是老的,明白?(下图的仿汉代和汉代的陶马头不是军博的馆藏) 说说军博的槽点吧!笔者认为军博历代 ... 陈列最大的槽点是这个新建的元代蒙古骑兵雕塑。这个当艺术品放在街心花园还是不错的,但是陈列在军博 ... 史馆中显得比较违和。 该雕塑位于元代展厅中间部位,元代蒙古骑兵使用的夸张的弯刀是不明就里的影视剧的常用道具,军博展厅难道是拍摄古装电影的场所吗?考证历史上的元代骑兵短武器虽说相对困难,但也有图片和文字佐证的。使用圆月弯刀的元代蒙古骑兵恐怕只存在臆想中。元代短兵器多用剑与斧作为辅助性武器,随着对外征战,也使用世界各国的武备。但从已知现存的资料和实物看并没有使用过这样夸张的弯刀。元代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又一次大融合的年代。元刀的「 ”环刀”受西夏(1038-1227年)回鹘弯刀的影响,轻便而犀利,靶小而偏。下为宋李公麟绘《免胄图》局部。 宋刀的各种形制在元代也有传承。元代刀更兼有草原文化辽金刀剑的特征。下为军博展陈的金代刀(黑龙江肇东八里城出土,长88厘米) 下图左13世纪《蒙古袭来绘词》(日本对马县元寇博物馆藏)右为《元世祖出猎图》局部,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蒙元兵士使用的刀剑。 军博馆藏并不乏辽、金、宋刀剑实物,在2008年的孙子兵法武备展中也借展过内蒙省博明确出土的元代刀怎么会弄出了这么个奇葩艺术品摆在那儿呢?笔者认为这是军博缺乏整体展览协调能力造成的。军博的改进和提高我们是能看到的,但问题还有不少,军博目前是试营业状态,真心希望他们能自查自检或者真心吸取各界意见改进目前的展览中的瑕疵。关于军博中国历代 ... 陈列展文物、复原及艺术品亮点也说了槽点也吐了,这只是笔者参观军博随手写下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批评指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军博能看甲骑具装了!想知道中国历代 ... 陈列有何亮点和槽点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9.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10.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随机推荐

  1. 焚枯食淡是什么意思?

    【拼音】fénkūshídàn【解释】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出处】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焚枯食淡,斋厨萧然。”【例子】无【相关】百度“焚枯食淡”

  2. 梦见白鼠

    周公解梦梦见白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自己爱人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爱人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爱人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成语【为渊驱鱼】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为渊驱鱼的意思解释成语为渊驱鱼发音:wèiyuānqūyú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5. 人生哲理名言警句 人生就象弈棋

    “拿得起”无疑是人生的辉煌,“放得下”则为人生的洒脱。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马克思人,就像钉子一样,一旦失去了方向,开始向阻力屈身,那么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价值。莎士比亚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马克思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6. 从一双象牙筷看出商朝败落

    从一双象牙筷看出商朝败落  在中国古代,中医和占卜文化很早就知道通过观察人的面相、耳朵、骨骼等,就会知道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生活相关情况。通过细微的表现,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看到后续的发展结果,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所称的「全息」特性。  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师观察病人的耳...

  7. 寅支卯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nzhīmǎoliáng【解释】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出处】【例子】自从有了孩子后,寅支卯粮,生活更加困难了。【相关】百度“寅支卯粮”

  8. 梦见往手枪里装子弹

    周公解梦梦见往手枪里装子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往手枪里装子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古代时候的亥时是几点,亥时是指21:00~22:59(附时辰对应表)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时候的亥时是几点,亥时是指21:00~22:59”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亥时是指21:00~22:59之间的时间。现代是将一天分为24小时,而在古代是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时辰对应表。亥时按照现代的时间来算,是21:00~22:59,这个时间段正是夜深人静之时,所以这个时间段又被称作人定。亥时又被称为彦夜。亥时乃夜深人静之时,也是做贼的好时刻。

  10. 斗筲之人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