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最近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反复强调「”白粥、小米粥、面条,不养胃”,因为粥和面条,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很低,也几乎没有脂肪,只是好消化而已,没什么营养,长时间吃的话,胃的消化能力反而会退化,得不偿失,何来养胃之功呢?仔细想想,觉得有点可悲,食物在有些人的眼中不在是色、香、味,而是变成了蛋白质、淀粉、脂肪、各种微量元素,真的是食之无味啊。但又很庆幸,生为中国人,身为中医人,懂得一个道理,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反复强调「 ”白粥、小米粥、面条,不养胃”,因为粥和面条,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很低,也几乎没有脂肪,只是好消化而已,没什么营养,长时间吃的话,胃的消化能力反而会退化,得不偿失,何来养胃之功呢? 仔细想想,觉得有点可悲,食物在有些人的眼中不在是色、香、味,而是变成了蛋白质、淀粉、脂肪、各种微量元素,真的是食之无味啊。但又很庆幸,生为中国人,身为中医人,懂得一个道理,每一种植物或者动物都有它的天性,不论是寒热温凉的偏性,还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归属,这不是哪一个仪器能测出来了,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就拿五谷来说吧,《黄帝内经》中记载「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为什么要把「 ”五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谷正是养脾胃最好的食材。 作为北方人的我,从小就是喝小米粥长大的。而南方人的婆婆一家每天的早餐也是大米粥。现在带两个孩子的我,也沿袭了一贯的风俗,每天早晨孩子们都会吃一碗小米大米两米粥。不挑食,吃嘛嘛香。反而牛奶、面包当早餐总觉得少点什么。 记得小时候听奶奶讲,农村有的孩子一生下来没奶吃,老人们都会用小米熬出浓浓的米油喂给小宝宝,孩子也能长得很好。米油为谷之精华,不仅养胃,还能润肺、益肾精,补而不滞。 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不仅仅意味着蛋白质、淀粉、脂肪和微量元素。自然界赋予各种食物的能量,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对身体大有益处。 《本草经疏》讲粳米「 ”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粳米不仅养脾胃,对五脏气血、筋骨肌肉都有补益作用。 粥是中国人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怎么好好发挥「 ”粥养脾胃”的功效呢? 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什么时候适合吃粥? 早餐吃粥有助于唤醒脾胃。 睡了一觉之后,身体还没有安全活动开,脾胃功能也相对弱,很多孩子早起没什么食欲,尤其是晚上吃得比较丰盛,比较油腻的时候。早起吃一碗粥,能很好地唤醒脾胃的功能,再搭配一点蔬菜和鸡蛋,不至于给脾胃过多负担,让中午的正餐更有食欲。 生病的时候吃粥帮助更好地恢复。 人在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孩子,一方面吃很多药,一方面身体各种不舒服,脾胃相对比较弱,这个时候如果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不消化,不利于恢复。反而是,用粥慢慢地养养脾胃,增强身体的气血,更利于恢复健康。 粥可以怎么吃? 中国人吃粥,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吃法。 1、 蔬菜粥 各种新鲜蔬菜可以各粳米、小米搭配来熬煮,比如南瓜、胡萝卜、青菜等。小朋友们非常适合。 2、 海鲜、鲜肉粥 扇贝、虾、肉末等可以跟粳米熬煮成鲜美的海鲜粥,是广州、福建一带钟爱的美食。 3、 杂粮粥 粳米、小米、黑米、黄豆、绿豆、花生、薏米等杂粮一起熬煮之后就成了杂粮粥,杂粮粥很受老年人钟爱,不仅能缓解便秘,还能帮助控制血糖。 4、 药膳粥 在五谷里加入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就能做出美味又有养生功效的药膳粥了。比如祛湿佳品的红豆薏米粥,健脾益气的山药茯苓粥。 吃粥要注意什么? 1、 不要一日三餐都吃粥。 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要一日三餐都吃粥。尤其是添加辅食之后的小朋友,因为粥很好吞咽,不需要过分咀嚼,对于宝宝来说,长期吃粥,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之后容易出现挑食、含饭不吞等问题。 因为粥好消化吸收,所以一日三餐都吃粥,「 ”用进废退”胃的功能会退化。 2、 糖尿病人和容易反酸烧心的人不适合喝白粥。 白粥,越是稀烂的粥,消化吸收地越快,转化成血糖的时间就越短,对糖尿病患者无异于喝糖水。反酸烧心的患者,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多,加重症状。 粥养不养胃,不是单看含多少淀粉、蛋白质、脂肪,还要看大自然赋予食物当中的能量,以及烹饪的火候和 ...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岂是几个仪器化验数据能说清楚的。 好东西也要会吃,不要贪多哦。#养生##0-6岁育儿经##食疗#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小米粥养胃养生白粥中医杂粮粥五谷粳米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