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常听书法节目,有一期谈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是关于古代书法家们的寿命的。一般说来,这些书家常年执笔,凝气化神,对于血管、大脑实有养护之功,因此很多书画家比一般职业的人要长寿,比如唐代著名的即位大家,虞世南85岁,欧阳询84岁,柳公权88岁,颜真卿77岁,若不是被叛军所害还能活得更久。 不过也不尽然,在这个群体中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就没有如此高寿,要说生活条件所限,好像也不尽然,三国时代的钟繇,活了80岁,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也活了78岁,但是王羲之和儿子献之去世时,年纪都不大,羲之59岁,献之42岁。书圣的作品冠绝古今自不必说,但是如此高的水准为什么却不能益寿延年呢? 兰亭集序 这与王羲之生平的经历有关。羲之并不是职业书法家。他本是琅琊王氏,高门大族,身世既好,人又聪慧,尤其有书法天赋,少年时期便闻名乡里,左右邻里,「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其书法评价为「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兰亭集序》,冠绝群雄,曾让唐太宗爱不释手,带到坟墓里陪葬。一千多年过去,至今没有超越者。 本来,他的人生已经无比完美了。可是羲之总是还有一些遗憾。 他在仕途上并不特别如意。有位叫王述的,与他师出同门,生得还挺俊秀,「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他们虽在身世上相近,但在书法上,王羲之远远地把王述抛在后面,原本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王述在文坛属籍籍无名之辈,和他置什么气? 但王羲之却喜欢比一比,书法、文章、地位、事业、财富……一定要样样不输人。这样一比就徒生不少烦恼,王述在官阶高,官场人脉也广,「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侯王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王述当扬州刺史时,王羲之所在的会稽恰好归扬州管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要管起他了。王羲之很不平,于是「 ”初得消息,求分会稽为越州。”打了报告,要从扬州划出地盘来,将会稽升格为越州,自己也因此可以跟王述平起平坐,一样刺史了。有点像三国时的李严,要另一个自治区域,结果一时间传为了笑谈。于是五十二岁那年,「 ”右军遂称疾去郡”,官场干不下去,辞职了。 王羲之最后的日子怎么样不得而知,按以往印象,魏晋名士归隐山林一派仙风道骨,吟诗作画、修身养性,自然过得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根据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王羲之不是这样,「 ”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也就是愤恨难平,以至于成疾,气坏了身子。 另外王羲之还有一个重要的坏习惯影响了寿命,就是从魏晋时代流行的一种所谓仙药「 ”五石散”。顾名思义,五石散是由五种石药也就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配成的,这些原料在当时都非常珍稀,按不同比例配制成药服用后,据说不但能治病强身,还能壮阳,甚至可以让人神明开朗、飘飘欲仙,此外,还有美白功效。 从三国时期,就有很多人服用五石散,比如何宴,人称敷粉何郎,面若冠玉,白净漂亮,俨然奶油小生。于是,此药很快就在贵族名流圈子中流行起来,颇似现在演艺圈中的明星吸毒。 在家庭与那个时代的熏染下,王羲之受道教和神仙之术深信不疑,自然而然地也服用起了五石散,而且非常地痴迷,《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 ”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他虽非常执着,但服食的效果却越来越差,他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糟,他在《服食帖》里:「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这五石散却并不是什么长生之药,反而带有很强的毒性,服用不当就会中毒,药王孙思邈曾呼吁世人「 ”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五石散的药性燥热,服后使人全身发热,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说白了就是一种慢性中毒。 长期服用五石散让王羲之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他在和亲友往返的尺牍中多次提及自己的病情:「 ”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干呕帖》)”「 ”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极寒帖》)”「 ”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十一月四日帖》)”「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夜来腹痛帖》)”「 ”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噉,而犹有劳务,甚劣劣(《衰老帖》)”——这些书信,不仅是极好的书法作品,更是被过早地摧毁了健康的一代书圣的血泪自白。 王羲之《夜来腹痛帖》 这些帖子无一不是精品,但从中我们知道,王羲之晚年是在极度痛苦中度过的:干呕、心痛、吃不下饭、肚子痛、没有一天舒服日子……在病痛的折磨中,他虽衰老却还坚持书法,留下了人生最后的绚烂篇章。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59岁,在这里我们或许不能直接断言书圣是死于五石散中毒,但其中肯定有必然联系,王献之也受了父亲影响,享年43岁。 除此之外,屡遭丧事也沉痛地打击了王羲之,他的儿子玄之、官奴先后夭折。永和年间,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周嫂也离他而去,他曾多次写道:「 ”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一生,并不能做到像诗文里一样洒脱自然,他更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没有超脱于这个世界去思考宇宙和时间的关系。不过,这或许也正是王羲之的可爱之处吧,因为真实,他才会在亲人挚友的聚会中寻求安慰,在自然怀抱中舒缓心情,在求仙吃药中寻求慰藉。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2.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3.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4.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5.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6. 董其昌晚年为何沦落为 ... 恶霸?

    明末江南,大凡有着显宦头衔和赫赫声名的人,无一不是家财万贯者,而这些有钱人很少有不学坏的,在董其昌之前、之后,都有相当数量作恶乡里的恶霸。董其昌,一个有功名且在书画艺术和文物鉴赏方面有相当造诣的文人,堕落成一个为非作歹乡里的恶霸,成为书画史上有名的恶棍,不能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董其昌的贪婪也的确不比他的同乡前辈逊色。

  7.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8. 施蛰存:唐墓志 、塔铭 、经幢

    唐墓志、塔铭、经幢施蛰存墓志也是唐代石刻的重要部分。东魏、北齐,现已出土的墓志亦不少。唐代国祚长久,已出土的墓志,数量远远超过北朝。宋人编的《宝刻丛编》,已着录了不少唐代墓志,可知唐墓志在宋代已有出土。我据《宝刻丛编》的记录写信告诉他:温飞卿卒于咸通七年。元明二代,很少墓志出土,或者是没有记录。明代末年,西安农民掘出一块唐人墓志石,题名为《王居士砖塔铭》,楷书非常优美。

  9. 艺闻艺事——皇帝女婿摹刻一套帖,竟成了「 ”传世四大名帖”之一

    《绛帖》,因刻于绛州而得名,是宋太宗淳化年间的尚书郎潘师旦在家乡绛州摹刻勒石而成的,《绛帖》与《淳化阁帖》《大观帖》《汝帖》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帖”,刚一问世就受到书法家、收藏家的青睐。这部名帖的作者,叫潘师旦。历史上关于潘师旦的记载很少,他的字、号、籍贯,生卒年都不清楚。元代赵孟的《会景亭记》中,称潘师旦为「”故宋尚书”,后来又说「”初知秀州时”,由此判断他还应该做过嘉兴知府,是个不小的官员。赵

  10. 固始鹅块子:隋炀帝钦点的硬菜?烹饪很古朴,央视报道才出了名

    这道菜,看来有点四不像烹饪,不像卤菜,不像烧菜,不像炖菜,不像蒸菜,但是这些元素都含有。做出来是真的好吃。

随机推荐

  1. 论潘天寿先生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

    论潘天寿先生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但我们从这句话里,是可以体会潘先生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视与认同。事实上,除了国画创作外,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画的教学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画学院教育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中国画的高等教学中,潘天寿先生倡导“中国画专业应把诗词、书法、篆刻等列为正式课程”。

  2. 梦见被小人算计

    周公解梦梦见被小人算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小人算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狐鼠之徒是什么意思?

    【拼音】húshǔzhītú【解释】比喻品质低下的人。【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例子】无【相关】百度“狐鼠之徒”

  4. 明清时期江南泰伯信仰的儒家化

    明清时期江南泰伯信仰的儒家化  信仰儒家化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中值得关注的一类特殊现象,它是指神灵在纳入国家祀典后,其形象被改造成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现象。江南民间对泰伯的祭祀和崇拜,最初只是最单纯的先祖崇拜,与泰伯本人的德行无关。泰伯在民间作为道德典范的神灵形象,主要是在...

  5. 周公解梦梦见打仗 梦见战争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打仗梦见战争是什么意思?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周公解梦关于“梦见打仗梦见战争”的相关解释:周公解梦梦见打仗梦见战争梦见参加战争,做事有远见。梦见国家爆发内战,作梦人的住地会出现饥荒或瘟疫。商人梦见国内爆发战争,在国外做生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小偷或强盗梦见自己参战,有可能被当场抓获。犯人梦见自己参战,高级法院会宣布释放自己。

  6. 梦见被猪追咬

    周公解梦梦见被猪追咬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猪追咬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做梦柿子_周公解梦梦到做梦柿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做梦柿子好不好

    红红柿子代表满意的成果、结果、成就。梦见柿子树也意味着自己渴望成功。梦见自己跪拜弥勒佛_周公解梦梦到自己跪拜弥勒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自己跪拜弥勒佛好不好梦见从树上摘柿子吃,吃柿子预示你事业即将有所成就,身体会很健康。梦见大片的柿子树,都是粉红色的柿子是好梦,有让你高兴的事情快要降临了。孕妇梦见吃柿子,柿子,柿子,是男是女,是子!

  8. 【例程】的意思是什么?【例程】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例程」在《汉语大词典》第4141页第3卷735参见:常式例程是什么意思★「例程」在《汉语大词典》第4141页第3卷735参见:常式用例程造句1.)处理例程要使用的堆栈段选择符和栈指针则从当前进程的TSS中得到。

  9. 年纪大了,这5件事千万别久做,极限时间你得知道!

    老年人切忌「”五久”走多伤膝盖、站多不利血液循环坐多伤颈椎、卧多伤肌肉、看多伤视力指导专家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副主任医师王长江一上了年纪,全身肌肉和关节等机能都在减弱,因此要忌「”五久”,即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每天坚持40分钟为宜有很多老人认为多行走对身体有好处,有的一天暴走多则上万步。但长期下来会出现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严重损伤,导致关节肿胀、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艰难等。中老年人每天

  10. 再造父母

    再造父母户藉在美浓的圣严法师,身分证上没有父母名字。姜先生看在同乡老友的面上,召集了所属分局局长研商办法,终于结集多位分局长的智慧,在不触犯法律之下,网开一面,帮他在身分证上添加父母的姓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