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林回负子:君子之交淡如水_周桂钿

君子平淡但贴心小人热情易断绝《庄子·山木》载: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问子桑雽:“我两次被鲁国赶出来,在宋国树下讲学,宋司马桓魋想 ... 我,我逃走,桓魋命人把那棵树砍掉;到了卫国,卫国有人要谋 ... 我,我逃到匡那个地方,被拘捕。到商周去访问,遭到穷困;到陈、蔡两国时,被围困。我遇到这几次灾难以后,亲戚故交更加疏远了,朋友与信徒也更加分散了。为什么呀?”子桑雽曰:“先生就没有听说假国人逃亡的故事吗?林回抛弃价值千金的宝璧,背着婴儿逃跑。有的人问他:‘因为他的价值吗?婴儿的价值比宝璧小;因为他的负担吗?婴儿的负担比宝璧重。抛弃值千金的宝璧,背着婴儿跑,为什么呀?’林 ... 答说:‘那是根据利益结合,这是因为天性相联系。’根据利益相结合的,迫于祸乱灾害时,互相抛弃;因为天性相联系的,迫于祸乱灾害时,就互相保护。互相保护与互相抛弃,差别就大了。而且,君子交友平淡得像水那样无味,小人交友热情得像美酒那样甜。君子平淡,互相亲密;小人热情,容易断绝。那样的朋友很容易结合,也很容易分离。”编辑注评北宋宰相司马光推荐刘元城到集贤院供职。有一天,司马光向刘元城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元城说:“是因为我和先生往来已久罢!”原来,刘元城中了进士后,没有马上进入仕途,而是跟着司马光学习了一段时间。司马光说:“不对。是因为我赋闲在家的时候,每到时令节日,你都会来信或者亲自来看我,问候不断。可是我当宰相以后,你却没有一封书信来问候我,这才是我推荐你的缘故。”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源于互相宽容和理解。在这理解中,互相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所以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道理谁都懂,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你有没有更偏心身边那些不送礼、不吃请、不拉帮结伙、不阿谀奉承,只埋头工作的朋友、同事或下属呢?因为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发自内心地在支持你并且无所图。可惜的是,利益蒙住双眼,人们往往就看不到平平淡淡的那份真情了。多少人因为个人喜好而丢失了亲情林回逃难时,抛弃价值很高的璧,背着婴儿跑了。为什么?婴儿重,不能卖多少钱,还要花钱买食品喂养他。宝璧轻,又能卖很多钱,也不用花钱养它。两相比较,很不合算。这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思路。另一思路是林回的观点:亲情是天性,亲情关系就是互相照顾,不会因为任何灾难祸害而互相抛弃。亲情贵于金钱。《报刊文摘》2006年1月9日第三版刊登过一篇叫《希望它永远只是故事》的文章。故事内容提要如下: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小女孩大约4岁,有一天用硬物在她父亲心爱的汽车上划下了无数的刮痕。她的父亲在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站在车库罚站。当她父亲想起小女儿在车库罚站时,已经过了四小时!当他赶到车库时,小女孩的手已经被铁丝绑得不通血液。送到医院时,医生说需要截去手掌,因为手掌部分的组织已经坏死,如不截去甚至会危害生命。小女孩的手掌就这样失去手掌。但是年幼的她还没意识到这是怎么一个悲惨的事。半年后,父亲的汽车经过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样,当他开车回家后,小女孩看着全新的汽车对着父亲说:“爸爸,你的卡车好漂亮唷,看起来就像是新车。”这时小女孩无邪地伸出了她那截断的双手,对她的父亲说:“但是你什么时候能把我的手还给我?”你们知道那位父亲听到小女孩问他的问题时,发生了什么事吗?那位父亲在小女孩的面前羞愧地举枪 ... !作者接着说:“很多人分不清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只会无知地迷失在自我的喜好当中。就如有些人会去帮助扫街,但家事从来不管;有些人会花钱去建庙,但对自己的亲人如铁公鸡;有些人在外面和颜悦色,但对自己的家人暴跳如雷。那个父亲不知车子重要,还是小女孩重要?而遗憾的是世间很多人也同样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世间的确充满了这些事,而且就在你我之间。”平时亲人也可能会由于一些小事,互相争吵,亲情的价值,平常也表现不出来。健康和青春,失去以后,才知道它的价值。我以为亲情的价值更为重要,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当需要它时,价值就体现出来。亲情在失去以后就更觉珍贵。三种人可当朋友三种人千万别交朋友不是亲情,但是,交友也有不同,有君子之交,有小人之交。君子之交,重感情,讲志向,论道义。平时,只有理想的交流,思想的探讨,情感的融通,互相勉励,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经常有不同的意见,互相辩驳,互相批评。看似平淡,却加深了感情的培养,到了关键时候,与亲情一样可贵,不会互相抛弃,会互相保护。小人之交,与此相反,开始特别热情,送贵礼,请贵宴,说话经常投其所好,见善溢其美,见恶增其过,很少实事求是。这种交往似乎十分甜蜜,但到危急时候,各顾自己,不管对方。这种朋友古代称为“酒肉朋友”,有酒有肉,就是朋友,一旦没有酒肉,就不是朋友。有的说这是“狐朋狗友”。朋友需要的是诚信。交朋友不仅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关键时刻是怎么做的,看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注意大节。有的只注意细枝末节,鸡毛蒜皮,这不算真正认识人。如何分清大小节,那就需要自己的修养。自己没有水平,想认识别人,还是有困难的。当然也还有时间的问题,暂时见面,一见如故,也有好的,还有一句“日久见人心”,不是空话。总之,交友是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最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诚,坚持自己的原则。古代儒家语言就是:信与义。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有益的朋友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是说以正直、直爽的人为朋友。这样的朋友会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你改正。遇到事情不会遮遮掩掩,为人坦荡,有着开阔的胸怀。这样的朋友,不会回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不同,不会因为交情而放弃各自的理想。“友谅”,谅不是原谅,而是“理解”、“懂得”的意思,就是说,交友要交真正的知己。“友多闻”,是说与有知识的人交朋友,自己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古时候信息渠道不发达,从朋友处学习是重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所以孔子主张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虽然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但仍然要善于向朋友学习。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很“多闻”,但各自关注的领域都不一样,多从朋友那里学习、请教,多了解自己的圈子之外的动向,知道别人都在干什么、想什么,对于个人的发展进步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友多闻”可不是鼓励东家长、西家短,传播小道消息、鸡毛蒜皮,甚至飞短流长、窥探隐私。多闻,“闻”的应该是知识,是道理,是信息,是有益之事。孔子还提出了三种有害的朋友:“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的是只会奉承人说好话的人。这样的人,永远顺着你的意思说话,从来不提出建议和反对意见,你说什么他都同意,仿佛你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不错、很好”是这类朋友的口头禅。懂得鼓励朋友、肯定朋友本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这种鼓励、肯定应该建立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友善柔”,指的是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的那种人。他们当面跟你套近乎,亲兄热弟,好不热闹,背后却把你当成他的一个棋子,在他私利的棋盘上移来挪去,必要的时候即使牺牲朋友也在所不惜。有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说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有一次,他装作很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听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要是开采出来,可是一笔大大的财富啊,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暗示李适之报告皇帝。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跑去建议唐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但是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一定别有用心!”玄宗一听,深以为然,从此更加宠信李林甫,对李适之却渐渐疏远了。“友便佞”,指的是夸夸其谈、伶牙俐齿的人。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没有他不懂的,干起事来却没有他办成的。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惜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林回负子:君子之交淡如水_周桂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4.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5.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6.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7.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8.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9.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10.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随机推荐

  1. 惑世诬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òshìwūmín【解释】指蛊惑世人。【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例子】但我自有生以来,凡所闻见,皆其惑世诬民,蠹财...之事,深可厌恶。《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相关】百度“惑世诬民”

  2. 深深缅怀您,我的姥爷「 ”王成”

    作者:苏伟提起电影《英雄儿女》,人们眼前定会浮现出影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并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五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王成的热爱不减。而王成的原型是谁?可能今天的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实,他就是我的姥爷秦建彬,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也来源于姥爷亲身经历的著名的抗美援朝212高地阻击战。我作为长孙,从小是在姥爷的怀抱里、听着姥爷讲述

  3. 一天八杯水什么时间饮用

    一天八杯水什么时间饮用第一杯水:一天八杯水的第一杯水的话一般都是在早上起床之后去饮用的,时间的话大概在早上的八点钟左右,在食用早餐之前去饮用一些清水的话可以很好的帮助清理我们的肠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很好的维护的作用的。

  4. 梦见部队 梦见部队什么意思

    梦见部队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部队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部队开来或部队处于立定姿势,这是好的征兆。梦见部队离去,则是不幸的象征。梦见部队胜利,则意味着成功。部队面前总有两种可能,胜利或失败,梦见部队就代表了运气的好坏。如果梦见军队离去,或是梦见军队打败仗,这暗示着你最近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或职场遭遇“滑铁卢”,让你心力交瘁、疲于应对。

  5. 宋高宗元配皇后邢氏简介 赵构的邢妃怎么死的

       邢秉懿(1106年—1139年),宋高宗赵构元配。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后来康王出使金国,将妻小都留在藩邸。  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王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个女...

  6. 活人的篓子

    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里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7. 死重泰山是什么意思?

    【拼音】sǐzhòngtàishān【解释】比喻死得光荣。【出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例子】不畏强御,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相关】百度“死重泰山”

  8. 三国司马昭的简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怎么来的历史名人

    司马昭人物生平简介司马昭字字子上,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同年,司马懿去世,他的兄长司马师抚以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司马昭和司马师的关系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逝世后由他弟弟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追封为景帝,庙称为世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9. 西方人为何认为晚清时期邪恶已经渗透到 ... 的方方面面?

    >聚众赌博>西方人认为中国人道德败坏,可能是受到一些传教士的影响。有些较为偏激的传教士讲过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以此来证明邪恶已经渗透到...的方方面面。某些传教士认为这些喇嘛不但参与骚乱、抢劫,还罪行累累,以至于雍和宫这一中国藏传佛教的著名庙宇“臭名昭著”。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

  10.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孝子寻亲

    艾文仲出走之前,他妻已有身孕,过了两个月,便生下艾子诚。一晃过了二十年,子诚的母亲因病去世。子诚为母亲办妥丧事之后,便整装备粮,准备奔赴辽东一带,去寻找父亲。子诚出关之后,思忖父亲是因逃避命案而出走的,不大可能留连于繁华街市,必是隐匿在荒郊山野。那位老人被子诚的孝心所感动,积极为他们父子还乡想方设法。子诚的故事与王原的事迹相类似,想来上天同样会使艾家繁荣昌盛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