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中医上,芡实被认为抗衰老、延年益寿、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的佳品。不仅能够祛湿气,还能健脾补肾,调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积食等情况。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是中药中利水消肿的重要药材之一,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三者一起煮粥喝,去湿气,健脾胃,还能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湿气,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我爸总说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就好比三伏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湿气在皮下,就容易形成肥胖。 那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重呢? 1、面部出油而且粗糙,容易长痘 2、白天身体困乏,精神不佳 3、食欲不振,肠胃不适 4、舌苔厚白 5、大便溏稀,小便赤短 6、肥胖水肿,喝水都会胖 满足以上1~2条,你的体内就会有湿气了 生活中又该如何快速祛湿呢?教您5个健脾除湿的 ... ,效果好,很多人都在用! 薏米是我们常听到的祛湿佳品,其中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其实,祛湿效果比薏米更加明显的是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是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在中医上,芡实被认为抗衰老、延年益寿、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的佳品。不仅能够祛湿气,还能健脾补肾,调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积食等情况。 芡实如何食用呢? 1、 山药薏米芡实粥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有清热利湿,利小便,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平日里煮粥,做汤都可以。不过薏米性微寒,我们用于健脾益胃,祛湿的话,需要放在铁锅里炒制下,收一下薏米的寒性,祛湿的效果也更好,将炒制的薏米和芡实清水浸泡,去皮山药盐水浸泡放置,薏米芡实煮约三十分钟,然后添加山药煮15-20分钟即可。 2、 芡实莲子茯苓粥 莲子心是药食两用的食物,能有效降心火,清心安神,还能镇静安神,促进入睡,提高睡眠质量。此外,莲子素有"脾果"之称,补脾之力强于芡实。茯苓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是中药中利水消肿的重要药材之一,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三者一起煮粥喝,去湿气,健脾胃,还能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3、白术茯苓山药汤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白术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消食的功效,对于去湿气解毒止痛有一定的好处。 材料:取白术10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大枣2枚、猪排骨100克煲汤服用。 4、陈皮茯苓茶 陈皮已有700多年入药的历史,且备受重视,有"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的说法。历代中医喜欢以陈皮入汤,取其理气、燥湿、健胃、祛痰、止咳的功效。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是中药中利水消肿的重要药材之一,二者一起煮粥喝,去湿气,健脾胃,还能宁心安神。 材料:茯苓5g,陈皮2g。 5、茯苓葛根粥 葛根是药食两用的食物,能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葛根茯苓小火煮五十分钟煮出药汁。红豆薏米提前泡两小时,和枸杞一起倒入煮好的药汁,再煮五十分钟。煮好后喜欢甜的再加点糖。 材料:葛根10g、茯苓10g、红豆30g、薏米30g、枸杞10g 看到最后,猜你喜欢: 芡实,补脾祛湿还益肾,药食同源价值高 湿气重的人,一般会有5个"特征"如果1个都没有,说明你很健康 醉酒一次的伤害有多大?专家劝大家少喝 点击【了解更多】祛湿食方大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体内湿气湿气祛风除湿中医中药白术健康养生祛湿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