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论说佛陀对在家弟子之遗教

论说佛陀对在家弟子之遗教张光雄凡为家庭、宗族、弟子、百姓之存亡兴衰,乃至对人类或法界众生的生死解脱,赋予爱心之关怀者,于平时常为谆谆教谕,诲之不倦。这些叮嘱立教之先辈、族长、师尊、宗祖、或天子、国君、乃至圣贤、觉者之立言、立德、立功之伟勋,尤有在临终之前所恳切亲咐嘱告者,其懿行言范被尊称为“遗嘱”或“遗教”,以为后代世人或法界众生所依皈、遵循、依教诫奉行。世尊即为典范,祂于灭度前即为出家众与在家众分别作嘱咐叮咛。对出家众开演了“遗教经”(亦名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对在家众则宣讲了一部大众极为熟悉的“经”,容后一一转述略说,以为同飨共勉之。佛遗教经云:“…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盘。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念佛忆佛,灵山最后一会宛若现前,如历其境亲闻佛说。盖以佛弟子归纳为出家众与在家众二大类别,然在家众远比出家众为多。世尊为出家众开演“遗教经”,以为对出家众之叮嘱教诫。然亦为在家众宣说了“遗嘱”,殷勤付嘱,谆谆诲谕。这部“经”与在家佛弟子之关系至为密切,对于众生百态,皆有依、异而务实可行的方案。若能依循奉行则可远离三恶道,不堕恶道苦趣。兹就此经中略引妙章金句,以资稽证。见分身 ... 品云:“尔时世尊舒金色臂……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居士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见嘱累人天品云:“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慈悲…智慧…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可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毋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忆劫,无有出期。……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如上经中“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毋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动经千万忆劫,无有出期。”之经文,与佛遗教经中“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均情文恳至。以上乃“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之延录章句,该经是世尊金口于忉利天宫,当百千万亿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之前,公开宣讲的,是一部佛陀对在家弟子所说的遗教,等于佛陀对出家弟子比丘所说之“遗教经”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世尊住世之时,为何独将众生付嘱地藏王菩萨?此乃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于阎浮提有大因缘,以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宏深誓愿故,令离生死苦海,各获果证,至涅盘乐。见分身 ... 品又云:“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综上分身 ... 品中地藏菩萨白佛所言,如此艰辛难为,以地藏菩萨历劫所发坚固誓愿故,世尊以未来众生付嘱之,为理所当然。“地藏经”对于人生的教谕,只可适用于在家弟子;与“佛遗教经”中所晓谕者只能适用于出家弟子比丘之义类同。故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依谕修行,是本经旨趣。世尊殷殷付嘱地神,如地神护法品云:“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此与佛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其爱护殷勤,恳切备至。在家弟子若能心织体耕,躬躯笃行,自可免堕三恶道,进而出离苦海,修证菩提。惟世尊随缘应机说法,皆随机应答,兹将经载修行诸事,归纳概述如下:壹、举说地藏菩萨发大誓愿凡人要依经修行,首要急务,要效法地藏菩萨发大誓愿,与其身、口、意三业相应。故经中记举地藏菩萨历劫所发誓愿事相,以为在家弟子之最佳榜样,起而效法之。如忉利天宫神通品云:“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以是于彼佛前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立斯大愿故,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复云:“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必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婆罗门女,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又阎浮众生业感品云:“乃往过去无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又云:“复于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向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恣情食啖……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以上四个广大誓愿之事略,皆为地藏菩萨现在家相一为长者子时,一为国王时,均为一切法界众生而发愿。另二,则为优婆夷时,为救度其母而发愿。缘以众生造业不断。为此地藏菩萨历劫以来所发广大誓愿有如恒河沙,如上所述乃聊作范例耳。十方三世诸佛悉从愿力而证成,其清净国土亦皆由愿力而圆成。发愿是菩萨成佛之圣因,成佛为菩萨愿力所结之妙果。若要成佛必须效法地藏菩萨发大誓愿广设方便,救度六道苦难众生,依愿奉行。贰、明示地狱名相与业感罪报诸苦凡人之生活,时刻不离贪嗔痴三毒、五蕴六根之七情六欲牵缠暨身、口、意等三业罪障之招感,稍一不慎极易堕入三途恶道之苦趣,尤以地狱为最。故地藏经特为详说地狱处所、名号及业报诸苦。业海招感无量地狱。见忉利天宫神通品云:“……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无毒答曰:实有地狱……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地狱无限,名号各别。见地狱名号品云:“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如是等地狱,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分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业感获报。见观众生业缘品云:“无间地狱者,……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中有床,[HTZK]》[HT]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如是报。”五事业感,无间得名。观众生业缘品复云:“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无间罪报备受众苦。观众生业缘品又云:“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手复铜爪,拖拽罪人。……执大铁戟,中罪人身;……啖罪人目。……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辗转相寄……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众业行感地狱罪报。见地狱名号品又云:“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若广解说,穷劫不尽。”参、明示堕地狱之恶因与罪报俗云:“地狱无门,唯人自闯。”又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因缘时机未到。”法界众生轮回六道之中,乃皆因众生历劫以来之贪、嗔、痴三毒炽然,和历劫身、口、意三业之业障、罪障、罪根等三业诸障的业力感招,暨五蕴六根之七情六欲等业力牵缠所致,才轮回在六道之中,冤冤相报不了时,使众生苦趣永无脱苦之期,尤以地狱之报最为疾苦。世尊为使众生能悉下堕地狱之恶因与罪报,爰于说地藏经中晓谕谆诲,兹略引诸章金句如下:轻三宝不信因果之业报。见忉利天宫神通品云:“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时婆罗门女之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犯五逆罪之业报。见观众生业缘品云:“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 ... 害……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 ... 或害……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诓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求暂停苦,一念不得。”犯 ... 害毁 ... 之罪报。见阎净众生业感品云:“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婢子答言:以 ... 害、毁 ... 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妄生讥毁齿笑之罪报。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生。……方得人生。……贫穷 ... ……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肆、明示罪从心念起 地狱由众业所招感盖云:天堂、地狱之分,在于当事人举心动念之间耳。一念善恶而现天堂与地狱。故说:“地狱无门,唯人自招、自闯。”罪由心生,心若灭时罪亦忘。见利益存亡品云:“……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三业恶因感招地狱苦报。见忉利天宫神通品云:“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三业恶因之所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观众生业缘品云:“众业所感,获报如是。……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又地狱名号品云:“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众生历劫以来所造身、口、意之无量无边恶业,其深广有如大海之不可穷,故称身、口、意三业为业海。芸芸众生若为造大恶业之人,其心顽坚如铁围之山,如铜、铁、石之造器,其凶猛亦如炽火,故死后能业感铜、铁、石、火、山等之恶报。是以三恶业是因,日积月累,乃至历劫,招感成业海是果。伍、明示历劫业果报应佛谚云:“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因此,菩萨怕造恶因,众生造种种恶因,迨果熟缘至而受报。十法界了然不相混浠,各有诸因,也各个有果。盖云: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佛”法界。修六度万行,为“菩萨”法界。观十二因缘,为“辟支佛”法界。观四圣谛,为“声闻”法界。修上品十善,得“天”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得“人”法界。修下品十善,得“阿修罗”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得“鬼”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得“畜生”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得“地狱”法界。故说各各因各各果,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云:“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生死业缘,果报自受。”业果报应如影随形。见阎浮众生业感品云:“地藏菩萨,若遇 ... 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Y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陆、明示各种拔苦与乐、布施功德、资道成就之修持 ... 凡畜生、饿鬼、地狱等三恶道众生,欲出诸苦,依地藏经所指示,其修行 ... 有下列诸事,兹概述如下:新亡者于四十九日内为做功德善利。见忉利天宫神通品云:“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设供修福,布施如来塔寺。见忉利天宫神通品云:“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发愿救拔三恶道罪苦众生。(详见壹、发大愿条,于此不作赘述。)略引阎浮众生业感品云:“……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皈依地藏王菩萨。见阎浮众生业感品云:“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乃至不信因果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作地藏菩萨像,志心瞻礼。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称念诸佛名号。见称佛名号品云:“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布施老病及产妇。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云:“……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人,若一念间具大慈悲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可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明示布施功德之修持法凡能普发菩提心,本“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精神,依学佛菩萨的圣德而笃行六度万行之菩萨道。然布施乃居菩萨六度之首,其事略分“法施、财施、无畏施”多种,皆可随喜、随力、随分以量力而为。若未来世中能发一念大平等舍之心,无论何种施,皆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共赞叹护念耶。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诸章云:贵族阶级布施最下贫穷,乃至种种不完具者。“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恒河沙佛功德之利。……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贵族阶级布施供养佛塔寺、佛菩萨等形像。“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贵族阶级布施修补佛塔庙、经像,或劝他人布施结缘。“……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贵族阶级布施老病及产妇,使令安乐。“……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人,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平民阶级当如是学诸等布施。“……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平民阶级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尘沙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平民阶级布施供养诸佛菩萨等形像暨赞叹恭敬经典。“……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平民阶级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或修补营理佛塔寺、大乘经典。“……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平民阶级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诸善事功德普回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综上佛说,凡于佛法中所种善根、布施供养……乃至微尘之善事,若能依普贤菩萨行愿之﹃普回向﹄法界,是人功德则应感为﹃无量无边﹄,百千生中,能受无上妙乐。明示产前产后转安增寿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一切人等……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HTZK]》[HT],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见阎罗王众赞叹品云:“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 ... 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翻为 ... 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明示闻菩萨名造像瞻礼听经读诵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或彩画形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又见嘱累人天品云:“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十八者,毕竟成佛。”又云:“……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七者、毕竟成佛。”明示不受女身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幡、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明示女人丑陋多疾病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明示不受恶事诸横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明示久处床枕夜梦离苦解脱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明示欲救度宿世骨肉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及及诸形,……此皆是……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如是恶道眷属……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明示 ... 不自由等人常生尊贵之修持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未来世,有诸 ... 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HTZK]》[HT];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明示修营十斋日免灾离恶之修行法见如来赞叹品云:“……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 ... 害、窃盗、邪Y、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明示临命终时修因解脱之修持法见利益存亡品云:“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修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 ... 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忍眷属更为增业。”又云:“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人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诸苦。”见阎罗王众赞叹品云:“……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HTZK]惛[HT]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除五无间 ... 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又佛名号品云:“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又“见闻利益品”云:“……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或使病人未终之时,……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明示营斋资道之修持法儒家教人遇事修诚立敬,佛教四众弟子以果品虔诚奉献,供养佛前,即示诚敬之道也。地藏经所言营斋之次诸等谕嘱,皆以诚敬之义而行供养,普资业道。见利益存亡品云:“……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明示称念诸佛名号之修持法见称佛名号品云:“……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号宝性如来……号波头摩胜如来……号狮子吼如来……号拘留孙佛………号[HTZK]毗[HT]婆尸佛……号宝胜如来……号宝相如来……号袈裟幢如来……号大通山王如来……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明示欲得居处利益之修持法见地神护法品云:“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一者、土地丰穰。……十者、多遇圣因。……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消灭。”明示欲见少失亡亲之修持法见“见闻利益品”云:“……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明示欲求所愿速成就之修持法见“见闻利益品”云:“……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明示欲求读诵不忘之修持法见“见闻利益品”云:“……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欲读欲诵……旋得旋忘……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供养菩萨;净水一盏……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明示欲求衣食丰溢诸事安乐之修持法见“见闻利益品”云:“……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疾病……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明示过渡山海险道保安乐之修持法见“见闻利益品”云:“……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护卫,行住坐卧永保安乐。……。”结语:综上概述谅悉,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更以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令众生随诸根性而得以闻即信受、勤劝成就、久化度脱。如分身 ... 品章句所云即是。又一再殷勤付嘱地藏菩萨,仗其大誓愿、大慈悲心,以胜妙神力,现无边身,方便救拔。咸令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微少善根福德因缘,皆能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如嘱累人天品所云即是。更对芸芸众生各种不同根性、众生百态而明示“地藏菩萨的发大誓愿”、“地狱真相”、“堕地狱之恶因与罪报”暨“救拔三恶道罪苦”、“布施功德”、“产前产后”、“临命终时”、“营斋资道”、“修营十斋日”、“救度宿世骨肉”、“见少失亡亲”、“历劫业果报应”和其他离苦得乐等种种之修持法门。虔捧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了义诸等妙章金句,自可深体佛心恳切,令诸众生有所警惕与遵循,依归遗教而奉行,使众生减免造诸恶业,或消业免难,或薰修诸福慧,终得解脱,往生净土。世尊暨地藏菩萨,一再警策众生,可谓苦口婆心,无微不至。无非期冀众生,弃恶从善,福慧双修,免受诸苦,进而能得诸等成就。故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见阎浮众生业感品所云即是。愿吾等众生应勿辜负世尊暨地藏菩萨或诸佛菩萨等之苦心与期望。同时感恩并遵循祖师、僧宝、贤德等于平时依经教之导引诲谕。运以诸等智慧、善巧方便而普发菩提心,精进学佛修持,弘法利生,笃行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普愿众生界尽,优入无生法忍毗卢性海,行证菩提,同归华藏玄门,共成正等正觉。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论说佛陀对在家弟子之遗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地道战的观后感(8篇)

    地道战的观后感共观后感8篇:篇1:我在电脑上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光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建立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地道战更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突破。说起“地道战”,我能够说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2. 沅茞澧兰是什么意思?

    【拼音】yuánzhǐlǐlán【解释】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兰。”【例子】【相关】百度“沅茞澧兰”

  3. 原北洋 ... 总统曹锟病死

    1938年5月17日,原北洋...总统曹锟在天津病死。1907年升任第三镇统制。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第三师师长、直隶督军、直鲁豫巡阅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打败奉系,控制北京...。1923年10月,以5000银元一票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590人,被选为大总统,世称“贿选总统”。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曹锟被软禁。1927年后寓居天津租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曾多次拉他参加敌伪组织,均予拒绝。

  4. 梦见到掉入井中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掉入井中,表示你开始在堕落了,而且你个人将有名誉或是金钱上的损失。·梦见向水井中丢石头,表示暗示异性运非常顺利。·梦见井损坏,而且看起来破旧不堪,这是表示你目前所做的计划可能会遭遇到空前的惨败,要三思后再执行。梦见变年轻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医生提醒:心脏功能不好的人,一般有五个表现

    心脏功能不好、心排出血量减少、导致肾脏出现缺血,尿液生成减少,导致较多的液体在体内堆积,出现腿部和脚部或者面部的浮肿。面部是微血管最为丰富的皮肤,心脏功能良好健康的人面色往往红润有光泽,脸色出现灰暗、嘴唇颜色发紫的表现,于是这心脏供血不好,面部、嘴唇等地方供血不足,可能预示着心衰。心肺功能下降,少量运动后就会出现气喘吁吁、甚至喘不上气的感觉,严重的时候在休息时也会出现这种表现。

  6. 梦见救落水人

    周公解梦梦见救落水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救落水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最新研究:睡不好会导致营养不良|UNU精选

    没有足够的睡眠-也就是不到7个小时-可能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体重增加,激素不平衡,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健康就在UNU研究结果暂时无法说明缺乏睡眠是否导致了营养摄入量减少,但进一步会深入研究补充剂对睡眠结果的作用,看看这对于那些人来说是否是一个可行的策略。同时,正如我们所指出的,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睡眠不佳,因此您还需要检查您是否缺乏主要维生素或矿物质。

  8. 夺命小提琴

    但这个音乐教师在骗取了莫莉莎的小提琴之后,抛下她远走高飞。这把小提琴辗转数个国家和地区,曾现身过三次,每一次现身就会有跟小提琴相关的人神秘死亡。更离奇的是,有天晚上,胡贝卡的收藏品陈列室附近突然传来幽怨的小提琴乐曲《女神的眼泪》,乐曲如泣如诉,等警卫人员闻声跑过去时,琴声却突然消失了。胡贝卡一连数天在丛林间狩猎,渐渐地忘却了小提琴带来的恐惧。

  9. 自欺欺人成语故事_成语“自欺欺人”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从前有一个南方人,家里很贫穷,但总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钱人。后来,他不知从何处找来一本汉代淮南王刘安谈论方术的书,就认真地读了起来。当他读到书中“如果谁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掩护自己的叶子,就可以隐藏他的身体”时,这个人非常高兴,就天天等在一棵大树下,伸长脖子看着头上的叶...

  10. 希腊神话简介

    希腊神话简介  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组成。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等。希腊神话里的神有新老之分。根据赫西奥德的记载,宇宙中最先生出了卡奥斯(混沌),“胸脯宽大的”盖亚(大地)﹑塔尔塔罗斯(地狱)和埃罗斯(爱)。卡奥斯生了尼克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