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没把蛋白尿当回事,结果悲剧了天津市泰达医院李青一个28岁女患者,因为体检发现血尿而来看我的门诊。入院后仔细查阅她以往的体检记录,发现她一年前尿检就出现了问题,当时尿蛋白2+,没有血尿,也没有高血压。原来,她认为血尿比蛋白尿可怕。根据她的病情,我给她做了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IgA肾病,幸运的是,肾小球还没有硬化。出院2周后复查,尿蛋白已降至0.3g/24小时,血压正常。

没把蛋白尿当回事,结果悲剧了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一个28岁女患者,因为体检发现血尿而来看我的门诊。我给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血压140/90mmHg,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红细胞畸形率80%,尿蛋白定量1.2g/24小时。考虑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而收入院,其血尿为肾性血尿。 入院后仔细查阅她以往的体检记录,发现她一年前尿检就出现了问题,当时尿蛋白2+,没有血尿,也没有高血压。后来复查过两次尿常规,尿蛋白都是1+~2+。 我问她,一年前肾脏就出现了问题,知道吗,她说知道,体检报告也提醒了,但是没有当回事。我又问她,为什么这一次当回事了,她说,这一次发现了血尿,感觉害怕了,所以才来就医。 原来,她认为血尿比蛋白尿可怕。 根据她的病情,我给她做了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IgA肾病,幸运的是,肾小球还没有硬化。给激素以及沙坦类降压药等治疗。出院2周后复查,尿蛋白已降至0.3g/24小时,血压正常。 那么,血尿和蛋白尿到底哪个更可怕? 当然,两个都可怕。 肾小球的滤过膜如同人体的「 ”筛子”,血液每天要经过肾脏的滤过,代谢废物「 ”筛掉”排出,细胞、蛋白质、糖、脂肪等正常物质保留。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后,血液中的红细胞、蛋白质等就漏出来形成蛋白尿、血尿等。 蛋白质是「 ”好东西”,但是不应该出现在尿里。 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是肾小球肾炎的三大症状,也称肾炎综合症。关于蛋白尿和血尿,我列举以下事实: 1、单纯的肾性血尿(红细胞来自于肾脏),没有蛋白尿,没有高血压,常见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者家族性的薄基底膜肾病等,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不用治疗,仅仅定期复查就OK了。 2、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尿蛋白定量越大,病情就越重;如果定量≥3.5g/d,就可以确定为肾病综合征。此外,病理类型和尿蛋白定量也是确定是否使用激素的重要指标。以这个病人为例,IgA肾病尿蛋白定量≥1g就可以使用激素,而微小病变型肾病尿蛋白定量≥3.5g才使用激素。 3、导致肾脏病肾功能恶化的两大因素,蛋白尿就算一号,另一个更主要的因素是高血压。也就是说,如果肾脏病人的高血压和蛋白尿无法控制,那肾功能恶化就很难避免。 4、尿蛋白定量也是判定肾炎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比如经治疗后尿蛋白定量
本文标签:高血压尿蛋白心血管病血尿红细胞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